如今的勝利橋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
文革橋就是如今的天衢橋,它源于廣川橋,是老德州最有淵源的一座橋,與勝利橋一北一南,橫跨在運河上,相距不過4000米,是溝通德州東西的交通要隘。
1397年,修建德州城的時候,在廣川門南側的運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橋,命名為廣川橋,這是德州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座運河橋。后來,廣川橋毀于大火中。一直到1496年,知州楊泰才又打造了12艘上好的船只,搭建起運河浮橋。
浮橋經不得歲月,后來由于疏于管護,破敗不堪,基本被廢棄了。到了1679年,德州運河上建成新浮橋,仍叫廣川橋,13艘船首尾相連,船上覆蓋木板,東西兩岸設立石柱,安裝鐵鎖鏈,將船串起來進行固定,舟至則啟,舟過則合,隨波升降。浮橋西岸,同時建設了12楹的寬敞休息室。
1734年,為保護德州城安全,大運河被挑直后西移,浮橋也隨著遷移,橋口街因此得名。清末民初,浮橋因為年久失修而不復存在,人們在原浮橋位置架設了簡單的小石板橋。1938年,日軍侵占德州期間,在橋口街南側修建起一座長60米、寬6米左右的單排木架橋,成為南起臨清、北至安陵的唯一運河橋。 1946年德州解放前夕,這座橋被國民黨軍隊燒毀,當時運河兩岸的人們只能借助德石鐵路橋作為往來的通道。
1968年8月,國家投資50萬元,在原木橋處修建了長90米、寬10米的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起名文革橋。橋的兩邊還設立了供人們休閑的小公園,有語錄牌、宣傳廊,橋下及周圍的河堤也被綠化整理,大橋落成后舉辦了很隆重的通車儀式,這里很快成為當時德州的一處新景點。夏天,很多人來這里游泳,橋南側的東岸邊有一個行船時遺留的大木樁,雨季河水上漲,木樁被淹到了河里,露出水面3米,不少游泳高手會爬到木樁上,再躍入水中。
1981年文革橋改稱天衢橋。2000年,天衢橋進行了拓寬改造,建設了長80米、寬28米的新橋。
勝利橋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據康熙《德州志》記載,當時境內運河段有8個渡口,分別是浮橋渡口、彭家船渡口、百草洼渡口、老君堂渡口、第六屯渡口、桑園鎮渡口、上碼頭渡口和第三屯渡口。勝利橋就修建在上碼頭渡口處,解放前這里叫徐家渡口。渡口景色宜人,嘉靖年進士王世貞曾作詩:“月細僅如鉤,疑升復疑沒,美人沙間坐,白露濕羅襪,低頭怨去船,舉頭愁殘月。 ”
1952年,由山東省交通廳與衡水地區聯合投資,修建了長60米、寬6米的單排樁木架橋,起名為勝利橋。 1972年,國家投資48萬元,將原勝利橋改建為長100米、寬10.5米的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1980年進行了擴建,橋面寬度15米。 2000年,對勝利橋進行了爆破,新修建的勝利橋長82米、寬36米、雙向六車道。
在勝利橋和文革橋間的河段上,每年為慶祝毛主席暢游長江舉行群眾性游泳活動,活動舉行的前幾天,四女寺節制閘會開閘放水,河面加寬,水流湍急,很有氣勢。游泳愛好者有幾百人的規模,以單位為方陣,在勝利橋處集合并下水出發,在水中推著語錄牌、主席畫像、彩旗等順水而下,爭先恐后。終點設在文革橋,這里聚集著眾多群眾,歡迎游泳健兒。水上水下歡聲笑語,變成歡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