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者,五官也
我國古代監察制度發達而完善,所以孫中山在設計中國政治制度的時候,提出了在西方三權之外加上中國的監察權、考試權,制定“五權憲法”,建立五權制衡體制。但監督權本身也是一種權力,它也必須受到監督。于是產生監督權由誰來監督的問題。這種監督無限累加的怪圈,是傳統監督制度永遠不能從根本上克服腐敗的根源。
董仲舒在他的政治制度設計中,試圖努力破解這一難題,用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分權制衡思想來解決吏權之間的監督問題,讓政府各部門之間權力的行使者不僅受到其他權力的約束,同時也約束著其他權力,從而,跳出了傳統監督中“監督權由誰來監督”的無限累加怪圈。
董仲舒用“五行”相生相克(勝)的理論來設計政府機制。他說,任何一行皆為別的一行所生,又產生另外一行;皆為別的一行所制約、克服,又制約和克服另外一行。五個主要的政府部門與五行相對應,用五行相生相勝來解釋五官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是他的一個理論創造。
董仲舒的五行順序是:木、火、土、金、水,五者的關系是“比相生而間相勝”,這是他對五行理論的貢獻和發展。相鄰的元素依次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間隔的元素依次相克,即“金勝木……水勝火……木勝土……火勝金……土勝水”。
用這一理論來設計政府機構:他把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司農、司馬、司營、司徒、司寇五種官職機構。這五種官職遵循五行相生的規律:司農盡職,倉庫充實為司馬行使職權提供基礎,“司馬實谷。司馬,本朝也。本朝者火也,故曰木生火”。司馬盡責,進賢智之土,司營賴以安君,“故曰火生土”。依次,土生金,金生水。司寇盡力、“是死者不恨,生者不怨,百工維持,以成器械,器械既成,以給司農”,“故曰水生木”。五官之間也遵循五行相勝的規律:司農(木)為奸,則司徒(金)誅之;司馬(火)為奸,則司寇(水)誅之;司營(土)為奸而導致民叛君窮;司徒(金)為奸,則司馬(火)誅之;司寇(水)為奸,則司營(土)誅之。
為了論證五官相生相勝的正確性,董仲舒又舉了召公、周公、太公、伍子胥、孔子為正面實例,以齊桓公、季孫、楚靈王、得臣、營蕩為反面實例,證明自己的理論設計自古有之,也是行之有效的。
五行配五官雖牽強附會,但以五行范式解釋五官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關系,正符合官僚行政體系的真實情況。五官推至百官,百官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并且互相制約、互相監督,這有利于官僚行政系統的陽光運行,最大限度降低腐敗的產生。因此,董仲舒的五官思想雖然內容粗糙、形式神秘,積極進步意義是不容抹殺的。
為民 安民 樂民
在古代社會中,普通民眾是沒有政治權利的。但作為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民眾的生存權、發展權歷來被統治者所重視,在我們民族文化的源頭上就形成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治理觀念,到戰國時期孟子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董仲舒則把“民本”“民貴”思想向前推進了一步,達到了“為民”“安民”“樂民”的層次,他說:“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
政權的治理靠民眾。董仲舒很強調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根本性作用。他說:“夫為國,其化莫大于崇本”。治理國家的政策教化沒有比崇尚根本更重要的了。什么是根本呢?他說“天、地、人,萬物之本也”。遵循天道規律,注重地力耕織,以禮樂教化安撫百姓,這樣政權就會穩固長久。相反,如果不這樣做,君王就會處于沒人威脅而自己處于危險境地,沒有人要消滅他卻自己滅亡了。他說桀、紂這些失去民眾的無道之君,“雖立天子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桀,天下之殘賊也”。對于這些沒有民眾支持的“獨夫”“一夫之人”,應該加以討伐,“故夏無道而殷伐之,殷無道而周伐之,周無道而秦伐之,秦無道而漢伐之”。他的依靠民眾、反對暴政的思想,是夏商以來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王者,民之所往
董仲舒是先秦以來名實理論繼承者和杰出代表人物,他在探討概念(名稱)與實際的關系方面作出了貢獻,他說“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為名”,事物的名稱代表了他的真實含意,如果不真實的話,人們就不會繼續使用這個名稱。據此,他對“王”和“君”進行了解讀:“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所謂王,就是人民歸往的意思;所謂君,就是不會失去他的群眾的意思。因此,能夠使萬千民眾歸向,并得到天下群眾擁護的人,天下就沒人能和他抗衡了。
董仲舒在這兒強調的是君王的個人素質對國家治理和政治清明的重要作用。得到“天命”的人,表現為“海內順之,猶眾星之共北辰,流水之宗滄海”,“豪英高明之人輻輳歸之”,能得到眾人的擁護,但根本原因是“至德以受命”,具有“格物致知、修齊治平”的個人素質和能力,不負重托,忠實履職,是在實現有效社會法理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如果相反,“賦斂無度,以奪民財;多發徭役,以奪民時;作事無極,以奪民力”。“君大奢侈過度失禮,民叛矣。其民叛,其君窮矣”。得不到民眾的人,也得不到政權。
我們今天講單位一把手“做官先做人”“打鐵還需自身硬”,把修身作為首要任務,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和紀律。“嗜欲喜怒之情,賢愚皆同”,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區別于一般同志,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經常自省自警自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作為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一把手,更要做到敢于擔當、勇于負責,在德能勤績廉各個方面作出表率,方能實現清廉務實高效的社會治理。 (未完待續)
□郭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