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以政 管桂詩等口述 匙中林 整理
夏津縣管新莊村原名“萬廠村”,“萬廠村”是“萬家廠村”的簡稱。1958年大運河治理裁直之前,原村舊址位于現在的大運河河灘地。運河從老村村東南向西蜿蜒,到村西南又向北拐彎,到村西北再向東拐彎到村北,圍著村莊繞了一個大圈。1958年正月初九開始,按照上級安排遷村,歷時五個多月,“萬廠村”整村向東南方向動遷1公里多,在運河東大堤外建成新村。因為原村名“萬廠”經常被周邊民眾叫成諧音“碗碴兒”,又因村里“管”姓人口占全村95%,村黨支部研究并報請上級批準,改名“管新莊村”。
明朝時燒磚而興
“萬廠村”在1415年(明成祖永樂十三年)建村,起初只有管氏一戶人家,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高唐州夏津縣。傳說明初大規模擴建北京城時,這里就修建了官窯燒制“貢磚”。在明代嘉靖本《夏津縣志》的“夏津縣示意地圖”中,還沒有“萬廠村”。據《管新莊村志》記錄:明隆慶四年(1570年),全村8戶,人口38人;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全村增加到168戶,673人,隸屬山東東昌府夏津縣管轄。因為這個地方燒制“貢磚”的官窯數量多,就叫做“萬家廠”,所以在清代乾隆本《夏津縣志》的“夏津縣圖”中,就標出了這個位于運河東邊的村莊。
原村搬遷之前,在村北有兩大片古窯遺址,具體數量不詳。磚窯遺址呈圓形,直徑大約六七米。古磚的規格分“大磚”、“小磚”兩種,其中“大磚”長度約45厘米,寬度約25厘米,厚度約12厘米,青色,敲擊的時候聲音如磬。79歲的管以政老人說,有一些磚的側面砸著“號子”,能辨認出來“嘉慶”兩個字。現在,還有一大批“貢磚”和“古窯遺址”埋存在原村村址的地下。
“貢磚”制坯有講究
古代燒制“貢磚”時大多在春季和秋季。燒制“貢磚”的選泥很講究,一部分泥是從遠處田地里挖來的膠泥,一部分泥是運河河灘地里的“蓮花泥”,兩種泥都要曬干、砸碎,過粗篩,過細篩,篩除土里的雜物,他們把這種土叫“生土”。把“生土”按比例混成一堆,反復翻土,直到攪混均勻。后面的環節就是“備泥”。攪混均勻的“生土”,澆運河水,洇透和泥。把生泥反復翻摔,摔到均勻的程度,晾泥,晾成半干的軟泥,擺成大溜,一個人負責一溜,用木杠子、木榔頭砸泥,邊砸邊翻,最后堆成一大堆,蓋草苫悶熟。悶熟之后的泥叫做“熟泥”。
鏟出一塊熟泥,再反復摔揉多次,最后用力摔進磚模子,砸實,刮平。磚模子是四塊標準尺寸的木板咬合而成,平放在一塊磨平的青石上,把熟泥刮平之后,提起模子,一塊棱角分明、六面光滑平整的磚坯就成型了。官窯作頭檢驗合格的磚坯,砸上“號子”;不合格的磚坯,再摔進泥堆。據81歲的管功泗老人和81歲的管功信老人講,他兩個在十五六歲的時候,也就是1955年前后,都在窯上扣過坯子,裝過窯。磚還是那么大,不過已經不再砸“號子”了。
“火把式”與“水把式”
砸上“號子”的磚坯搬到晾曬場地,摞成一列一列的,晾干,磚坯入窯,當地人叫做“裝窯”,再點火燒窯。那時候,燒窯不用煤炭,都是用柴禾,麥秸、秫秸、棒子秸,豆秸、麻桿、芝麻桿,棉花柴、棒子錘兒、木條劈柴,不同階段用不同的柴禾。燒窯的師傅叫“火把式”,燒制過程中,“火把式”要不斷添柴掌握火候,連燒半個月左右。“火把式”掌握不好火候,火勢不夠,燒欠了,磚不熟;火勢太大,燒過了,就成了“焦磚”。
把磚坯燒到通體紅透的時候,停火,閉窯,洇窯。洇窯就是通過窯頂預留的洇水槽往窯里面紅磚上洇水,洇水的師傅叫“水把式”。閉窯的時機,洇窯用水量的多少,都要根據經驗準確把握。洇水要連續幾天時間,洇水太急,會導致“炸窯”。直到窯里的紅磚變成了青磚,才能出窯。再經過一次檢驗,不炸不裂,青色純正,“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茁實,不堿不蝕”,才是合格的“貢磚”,包黃綾,裝船,進京;青色不純的或者有炸紋裂紋的,不合格,不能進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