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福
明朝和清前期,德州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燦爛。該區域先后出現了鄒頤賢、張海、盧宗哲、葛守禮、邢侗、邢慈靜、程珤、康丕揚、李若訥、王道、謝廷策、盧德水、程先貞、田雯、謝重輝、孫勷、田霡、盧見曾、宋弼、董元度、郝秋巖、崔旭、董蕓等在全省、全國知名的歷史文化名人。
在這眾多的文化名人中,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子,有的是祖孫,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十幾代人,凸顯了家族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認真總結歷史上這些文化世家所取得的成就,或許對今天的文化事業有所幫助,故不避淺陋按家族成名先后排列出德州區域明清十大文化世家,以饗讀者。今天,我們先介紹德州程氏家族。
晚明曾走出了兩位進士
在舊時德州城的南門里和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河辦事處的岳莊,明清兩朝曾住著一個聲名顯赫的程氏家族。其代表人物為程珤、程先貞。程家先祖為山東掖縣人,原為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時的軍人,戰后落籍德州左衛。程氏家族在晚明走出兩位進士,即程珤、程紹。程珤為嘉靖十一年(1532年)進士,官至右布政,為官政聲頗佳,著有《右丞稿》。
程珤之孫程紹,中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因《報玉璽疏》惹怒了當時的大太監魏忠賢,遂稱病辭官歸里。崇禎六年(1633年),已是76歲的程紹再次被召回京,起用為工部右侍郎。他“激濁揚清,使兵民安定和睦。河工、屯田為淮(安)、徐(州)地區民害,紹治之”,受到時人稱贊。兩年后,以年老四疏乞休得請。崇禎十二年(1639年),病逝于家中,獲誥贈工部尚書。《明史》有其傳。
程先貞與顧炎武的交往
程氏家族在文學方面的代表人物為程先貞。
程先貞為清代德州著名詩人和歷史學者。康熙十三年(1674年),應德州知州金祖彭之請,以布衣身份與州同唐永先、州判滕元鶴等10人纂修《德州志》,不署衙,不受俸。
程先貞與州城名士李浹、李源、李濤親密無間,與清初詩壇領袖錢謙益,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以及當時的文化名人周亮工、程周量都有交往。特別是顧炎武,程顧兩人交往長達10年之久。顧炎武年年來德州,多次住程家,彼此一塊交流學問,切磋詩詞歌賦。顧炎武還在此審閱了《德州志》稿,在程家舉辦了為期3個多月的易經講習班。程先貞著有《海右陳人集》《州乘》《德州詩搜》《德州文搜》《德州先賢傳》等書。程先貞之后,程氏家族沒有人再入仕,家道開始衰落。
興盛200年的文化世家
程氏家族從程賢開始,到程先貞子侄輩止,共興盛約200年,有名字可考的家族成員共10世12人,其中程珤、程紹兩人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程訥、程震、程泰、程先貞4人通過恩蔭走進官場,程訥因子貴獲贈封,程紹因生前政績突出,死后加級晉爵。
程氏家族的園林有回龍廟后的程氏南園“靜軒”、程氏東園(東壁樓)、程氏北園(濯錦園)等。尤以錢謙益住過并題詩多首、顧炎武講授《易經》的東壁樓和董其昌、王鐸、邢侗題字的濯錦園聞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