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福
京杭大運河在帶給沿岸經濟繁榮的同時,歷史上也曾多次決口,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的損失。尤其是明清以來,運河決口頻繁,僅有史記載的德州明代6次,清代7次,民國4次;恩縣明代4次,清代6次,民國4次;武城明代6次,清代22次,民國7次;夏津明代2次,清代9次,民國3次;故城明代14次,清代65次,民國9次。
深受其害的當地人中不乏一些有識之士,曾對運河決口的原因以及避免的方法進行過深刻思考,因他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得到大家認可,故而留存于各地的地方志書中。
清人封其沄主張廢棄哨馬營減水河
德州段運河修建減水河是從明代開始的。先是工部尚書宋禮于永樂十年(1412年)在城北哨馬營開減水河,工部侍郎藺芳奉命經辦;后是工部侍郎白昂于弘治三年(1490年)在德州城西南的恩縣四女寺修建了又一條減水河。德州境內的兩條減水河,一直存在于明清與民國三個歷史時期。由于四女寺到哨馬營之間并沒有新的水源補充進運河,所以自從四女寺減水河修成之后,哨馬營減水河就成了一道擺設,但哨馬營減水河的堤壩卻長期以來成為德州城北與吳橋田野之間的一道攔水壩,即“北支河堤岸橫截水道”,使得城北農田之水無處下泄,導致大片農田與家園淹沒。
清中期,德州恩貢生封其沄看準這一點,在《德州北支河說》《北支河廢堤論》(俱見光緒《山東通志·藝文志》)中提出北支河廢堤應該清除,河道不應疏浚,否則就是白費財力人力的無用之舉。他建議:一,廢掉北支河,使州境之水仍循屯氏別河故道橫過北支,由賈家莊、宋門、吳橋、東光、南皮、蔡家洼至天津入海。二,深挖南支河(四女寺減河),擴大泄洪量。
封其沄的這一思想,生前并未變成現實。直到1972年,黨和國家組織人力物力大規模開挖岔河,即將過去的金溝盤河重新挖掘并與四女寺減水河相連,從而徹底消除了水淹德州城與水淹德州城北的問題,也使最早提出“深挖南支河”建議的封其沄能夠含笑九泉。
清人許士準認為臨清州西南應設減水閘
原武城縣運河西部區域的南面與河北省清河縣為界,北面與河北省故城縣為鄰,三縣整體地勢南高北低,西面的清涼江與東面的大運河因清淤和筑堤的影響已高于地表平面,造成中間地帶猶如大面積的盆地。這種地勢的形成,使得清河縣境內運河溢水以及北部瀝水,自然流入武城縣境內,然后再流入故城縣境。由于武城與清河、故城三縣分屬于山東、河北(直隸)兩省管轄,缺乏統一的管理機制與協調機構,境內排洪溝渠得不到及時疏浚,洪水因河道淤塞只得在下游村莊與農田中肆無忌憚地漫灌。下游群眾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園不得不修筑橫堤阻擋水流下泄。堤壩筑好后,由于擋住了洪水去路,洪水被迫在堤壩處的上游囤積。上游群眾為了保住自己的房舍農田不遭水淹,又會不約而同地帶上鐵锨涌向土壩處扒堤順水。此時,筑堤者與扒堤者經常僵持在堤壩兩邊,械斗的事時有發生。這種水利矛盾與糾紛,在武城與清河、故城之間一直持續了600余年。
道光《武城縣志續編》卷十三記載:清中期,武城貢生許士準根據清河縣境內運河決口總是使武城縣南部區域受淹的實際,認為應在上游的臨清西南修渠建閘,將多余的運河水泄入清涼江,使水沿清涼江從滄州東入海,可大大減少臨清以下運河水的流量。
許士準的建議是很有道理并十分正確的,但由于區劃等原因始終未能得以實現。不過,1946年春,中共暨南區黨委動用民工50000名,在位于故城和武城兩縣交界的地方挖出長15里、上寬4丈、下寬2丈、均深6尺的排洪渠道一條,即從原武城縣城北黃官屯村后起,下接故城縣所屬楊家河、飲馬河,西面注入清涼江的工程,實際就是受許士準借清涼江泄洪的啟發。
民國時人劉毓霖堅持保留恩武之間的沙河堤
原武城縣與恩縣之間是以西沙河為分界線的,這里也曾是兩縣幾百年水利糾紛的焦點所在。西沙河在夏津境內傍運河北行,只要臨清與夏津兩縣運河東溢,河水就會全部進入西沙河,北流至甲馬營處進入衛運河。明永樂間,曾于沙河東岸創修南北通堤,自臨清塔灣起至武城所屬占官屯止,長約60公里,此后百余年間,每逢衛河東決,皆先灌入沙河。而沙河水漲更無宣泄之余地。一經潰決,直注恩縣境。不決,則水勢西溢,運河與沙河之間的武城縣農田難免水潦。故沙河北河頭一段堤防,為武城與恩縣兩縣所必爭,經常是恩縣縣民堵而武城縣民扒。
民國《恩縣志》卷——《輿地志》記載:民國時期的恩縣建設局工作人員劉毓霖認為,沙河舊堤的作用是將臨清、夏津段運河溢出的水,再次流入甲馬營處的運河之中,雖有恩縣派人護堤,但河水決溢仍不斷發生,認為應將武城、夏津段運河的彎道取直,才能根本解決沙河決堤問題。由于他分析透徹,論斷合理,所以沙河堤得以保留至今。
民國時人程瑞亭等主張于“牛蹄洼至四女寺之間”開挖順水渠
同是因為解決甲馬營沙河兩岸水患問題,民國時期恩縣的程瑞亭、王弼宸、周學宗三人則認為沙河之水再次流入甲馬營處的運河之中,由于運河河道寬度有限,不如由牛蹄洼至四女寺之間新開一條排澇河道。即由牛蹄洼往東開一順水長渠,過耿時莊、占官屯前,過小屯、七級營兩村之間,經王虎莊南、西王屯后,到張官屯、傅家樓前,東入大洼,再由陳莊至卜官屯以通四女寺而入南支河。上下20余公里,兩端各修節制閘一座(見民國《恩縣志》卷一)。
直到1965年恩武兩縣合并后,新的武城縣有關部門才根據這一建議修成“六六河”,徹底解決了甲馬營沙河兩岸土地的水患問題。
討論至此,不禁掩卷反思。明初,運河治理能臣中有位叫白英的民間治水專家,由于清楚汶上縣一帶的山川地形,曾幫助工部尚書宋禮將汶水引入南旺注入運河,成為京杭大運河實現南北貫通的重要人物,被明清帝王封神建祠。清代和民國時期,在我們德州,也有這樣一些關心運河安危并潛心研究救民于水火的人物,使我們后人看后頓生敬意,但他們的建議最終實現,則大多是在解放以后。這不得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