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萬
歷史上有過“大槐樹移民”,也有過“棗強移民”,對于這兩種移民,很多人存有不同認識,因此談點個人看法。
“大槐樹移民”
元末明初,戰亂造成了山東、河北、河南一帶地廣人稀,而山西,“表里山河”,相對安定,人口繁盛,于是洪武、永樂年間多次從山西移民到山東、河北、河南。移民在山西洪洞縣永濟寺一棵大槐樹下登記后分發各地,故此人稱“大槐樹移民”。
雖然洪武、永樂年間的移民統稱“大槐樹移民”,但二者的成因及移民來源還是有差別的。
洪武年間的移民是因元末農民起義造成了地廣人稀。元末紅巾軍大起義,派出三路大軍北伐,其中最成功的東路軍占據山東多年,數次威逼元大都。農民軍與元軍在山東、河北激戰,地方民眾必然遭受戰亂之苦,人煙稀少,因而洪武年間就開始了“大槐樹移民”。
永樂年間移民更直接的起因是“靖難之役”。“靖難之役”打了四年,德州成了交戰雙方拉鋸戰的主戰場,“燕王掃北”把這一帶民眾掃光了,濟南——京津人煙稀少。朱棣即位后又有了永樂移民。
永樂移民不但從山西移民,因山東中、東部地區“靖難之役”未曾波及,也成了移民輸出區。筆者接觸的陵城區村名資料中就有這方面的多處記載:滋鎮大郭家村“明初郭姓弟兄三人,從山東壽光分別遷至德平郭家灣、海豐郭家和此地安家”;丁莊鄉孫家洼村“由濰縣遷來孫姓兄弟三人,各落在孫家洼、時樓、和孫堤口三個村”;宋家鎮常麻村“永樂年由壽光遷來,兄弟三人,老大住麻坊,老二住劉林,老三住麻家(后與常家合并為常麻村)”。
由此看,洪武、永樂年間雖同有“大槐樹移民”行為,但其具體成因、移民來源還是有差別的。
“棗強移民”
“棗強移民”在山東省譜牒資料中有多處記載,據朱可琿先生的文章:“惠民縣有1254個自然村落,其中棗強移民村落多達1056個,占比84.21%;濱州市濱城區有672個自然村落,其中棗強移民村落443個,占比65.92%;博興縣有自然村落442個,其中棗強移民村落272個,占比61.54%;陽信縣共有879個自然村落,其中武邑、棗強一帶移民建置的村落有436個,占比49.6%。”
由上可見,棗強移民是客觀存在的。從移民的分布去向看,棗強移民的分布區域大多在山東省的中、北部地區。
“大槐樹移民”和“棗強移民”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認為,棗強是“大槐樹移民”的中轉站,移民來到棗強后,重新登記分發各地,“大槐樹移民”“棗強移民”是一回事。這是不可能的。
前邊提到,“大槐樹移民”去向分布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若到棗強后再分發各地,等于讓好多移民走三角形兩條邊的路線,這是行不通的。再就是,永樂年間有很多村莊是從山東中、東部移過來的,而“棗強移民”的去向是山東的中、北部,其中有交叉的地方,如果說兩種移民是一回事,那不是瞎折騰嗎?還有,信彤波先生《鄒平信氏與金元時期棗強移民》文中指出:山東中、北部一些棗強移民村落的譜書雖記載的是明初移民,但在這些移民家族墓葬中出土的墓志卻記載有金、元代遷移的字樣。譜書一般是后人根據傳說、共同記憶而形成的,而墓志記載的更為真實可靠。所以信彤波先生得出結論:“棗強移民”應是金元時期發生的事情。
綜上數點,“大槐樹移民”和“棗強移民”能是一回事嗎?
“棗強移民”的歷史成因
“棗強移民”的成因應該有二:一是避水患,二是避戰亂。
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黃河在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在河北境內形成“北流”、“東流”,人稱“二股河”,這種情況直到金天會六年(1128年)改道,黃河奪淮入海才改變。幾十年間“二股河”在冀州、棗強一帶反復決口,棗強故城一度搬遷??h城都避水患搬遷了,民眾能不自尋出路嗎?前邊引用的《鄒平信氏與金元時期棗強移民》文中就出現了墓志記載的“上世棗強人,后以水患來居濟南鄒平縣長白鄉河溝之陽”,所以避水患是棗強移民的原因之一。
關于戰亂,雖然各個朝代都會發生,但在金元易代之際,金朝統治者為牽制蒙古,在撤退汴梁后在河北封了九個地方軍閥為“河北九公”,以“河北九公”抗衡蒙古鐵騎,這樣河北就成了多種軍事力量爭戰的漩渦之地。棗強作為戰亂之地,民眾避戰遷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綜上所述,“棗強移民”發生在金元之際,遷移去向是山東中、北部地區;“大槐樹移民”發生在明初,是從山西、膠東向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移民。二者在古代移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