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德州古城與運河位置圖。王憲貞繪
德城區北廠運河文化館內的明初德州北廠漕倉模型圖
□夏傳玉
明初的“靖難之役”,是一場由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引發的戰爭,對德州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明初統治階級爭奪權力導致“靖難之役”爆發
明初,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明朝統治,將自己25個兒子和一個重孫分封各地為藩王。規定各藩王府的內部可以設立護衛指揮使,護衛人數從3000人到一萬多人不等。同時,駐守邊塞的九位藩王(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則授以兵權,擔任防御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護衛人數比一般親王要多,如寧王朱權擁有“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燕王朱棣擁有精兵十萬,曾經多次出塞征戰打敗蒙古殘余勢力,受到朱元璋的重用和賞賜。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因皇太子朱標已先于朱元璋之前去世,23歲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面對諸王勢力逐漸做大,建文帝朱允炆與齊泰、黃子澄等大臣遂謀削藩之事,先后廢除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5位藩王,下令諸王不得入京。此時,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正在趕往應天府(今南京)的奔喪路上,也被要求立即回封地。燕王朱棣深感處境危急,內心惶恐不安,一邊裝病不問政事,一邊秘密儲備軍火、招兵買馬訓練軍隊,暗地里做著舉兵的戰爭準備。
《皇明祖訓》記載: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元璋在世時,為了防止朝中權臣篡權擅政,便主持編撰了《皇明祖訓》,規定他的兒孫藩王們有向中央索取奸臣和清君側的權力。建文帝削藩事起后,燕王朱棣便拿出《皇明祖訓》來作為舉兵反叛的根據和理由。他首先聯合各藩王共同指認朝中建文帝的寵臣齊泰和黃子澄等為奸臣,存有篡權擅政、威脅皇權的企圖,高舉起“清君側、靖國難”的旗幟,聯合出兵誅討奸臣賊子(沒有直接針對建文帝),歷史上將此戰稱為“靖難之役”。
德州因水陸交通地位和倉儲因素成為主戰場
德州特殊地理位置,運河、陸路交通要沖以及漕運、倉儲等因素,使德州不可避免地成了“靖難之役”的主戰場。
德州交通地位重要。德州地處華北平原,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航運發達,溝通南北數省和五大水系,陸上驛道貫通南北東西,驛站星羅棋布,交通十分便捷,成為古時南北水路、陸路必經之地和重要關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條件,使德州成為漕運倉囤和駐防重地,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萬歷天啟《德州志》:“乃神京之門戶,南北之咽喉也,固其重哉”。明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蓋川陸經途,轉輸津口,州在南北間,實必爭之所也。”
德州糧倉儲備豐富。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大將常遇春攻克德州,立守御千戶所。洪武七年(1374年),為控制運河倉儲,朝廷將將陵縣與安德縣合并,升置為德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置為德州衛。洪武三十年(1397年),在衛河東岸筑衛城,城內及城北北廠漕倉儲存有山東、河南等地的大量漕糧,是南北大運河沿岸四大名倉之一,德州逐步成為駐防、倉儲、交通漕運“三位一體”重要之地。其中,豐富的糧食儲備,使德州必然成為燕王朱棣與明建文帝雙方的必爭之地。
德州處于軍事要塞。明朝的德州駐防始于明朝建立之初,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立守御千戶所,之后設立德州衛。明建文元年(1399年)為保護糧倉和戰略需要,明朝在此地駐扎大量軍隊,城內居民皆為軍戶。城北的“十二連營”也稱“十二連城”,是老百姓對明初德州城北駐兵軍事營壘的總稱。明建文元年(1399年)三月,建文帝派都督韓觀駐守德州,韓觀看到德州軍事地位重要,又有運河溝通南北,建有眾多皇家糧倉,但沒有大山大河為天險,于是上報朝廷,在德州衛城以北,掘土為塹、筑壘為營,在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的地域內,建起鮑家營、夏家營、王家營、大營(何家營)、肖家營、中營(顧家營)、北大營(瞿家營)、薄荷營(白賀營)、錢家營、陳家營、半邊營(邊家營)、哨馬營共十二個營地,駐守重兵守護皇家倉儲,彈丸之地竟駐兵數十萬之巨,讓德州變成了警戒森嚴的軍事重鎮。
“十二連營”的圍墻多是四邊形,四周有城防壕溝,既可各自為戰,彼此又以壕溝相連呼應,可攻可守,但“靖難之役”爆發時尚未完全竣工。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北平起兵,“靖難之役”開始。10月,明建文帝朱允炆命大將李景隆于德州合兵50萬向北攻擊燕軍,李景隆戰敗退守德州,對“十二連營”進行加固,作為向北迎擊燕兵陣地,發揮了重要作用。后來幾經爭奪,“十二連營”最終落入朱棣之手。明嘉靖《德州志》中的“德州十景”之一“空營夜月”,這個“營”即指“十二連城”。
“靖難之役”在德州一帶打了兩年三個多月
“靖難之役”肇始于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即燕王朱棣起兵之日,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1402年7月13日)燕軍攻下帝都應天府,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說從地道逃走下落不明),以朱棣勝利、建文帝失敗而收場,標志著戰役的基本結束,共歷時三年時間,涉及德州的戰事有兩年多。
“靖難之役”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燕軍防御戰,從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五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口號,聯合寧王朱權、朵顏三衛等藩王和蒙古貴族,組成了靖難聯合軍對抗建文帝的明軍,取得白溝河之戰、鄭村壩之戰等重大勝利。第二階段是兩軍相持,從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至建文三年(1401年)十月,燕軍與朝廷軍隊在華北地區進行了濟南之戰、東昌之戰、夾河-藳城之戰等戰斗,雙方勢均力敵、難分勝負。第三階段是燕軍強攻,建文三年(1401年)十月,燕軍由防御轉為進攻,沿大運河向南強攻,取得瓦橋之戰、靈璧之戰、嘉靖門之戰、皇宮之戰等重大勝利,于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1402年7月13日)占領皇宮,完全控制應天府,戰役結束。
從建文元年七月(1399年8月)至建文三年十月(1401年11月)兩年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德州都是“靖難之役”主戰場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靖難之役”雙方僅軍隊死亡達百萬之巨,老百姓死亡人數則無法統計。作為戰役的中心地帶,運河漕運、天下糧倉等有利條件,給德州帶來的卻是一場幾近泯滅的歷史災難,遭遇了空前絕后的重大損失。清乾隆《德州志》記載:德州“鮮林木、罕廬設,蒿菜極目,觀之凄阻”,“多無人之地”。
德州的軍事、經濟、文化地位因此戰得到了加強
“靖難之役”影響是深遠的,它改變了明朝政治格局,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1403年,永樂皇帝朱棣南京登基,1421年遷都北平(今北京),在位22年,大力發展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開創明朝永樂盛世,成為中國歷史最輝煌的時期之一。
德州軍事地位日益突顯。在“靖難之役”中,德州始終處于南北拉鋸戰的“重心”,成為雙方攻占守防之要地,軍事地位非常重要。“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攻占德州,占領“十二連營”,繳獲軍糧百萬余石,為戰爭最后勝利奠定物質基礎。同時,僅在德州一帶就先后擊敗朝廷大軍80余萬……德州無疑成為燕王朱棣與明建文帝叔侄之間奪取天下的關鍵之地。“靖難之師,先下德州,引軍而南,遂成破竹之勢。”(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歷史的選擇,讓德州由一運河小城,一躍成為舉足輕重的軍事重鎮。朱棣登基后,于明永樂五年(1407年),又置德州左衛,加上洪武年間設置的正衛,德州一地出現了正衛、左衛兩個衛,共駐防士兵11200名,成為衛戍北京的南大門。清兵入關后,德州一直是清兵重要駐地,城內居民有四分之一為駐軍。
德州漕運迎來鼎盛時期。朱棣登基特別是遷都北京后,德州迎來歷史發展重要機遇期。一方面,為解決戰爭造成的人口銳減問題,永樂年間朝廷從山西洪洞、山東膠東等遷移大批居民來德州,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另一方面,明永樂九年(1411年)二月,朱棣命令工部尚書宋禮發動30萬民夫大舉疏浚會通河,拓寬浚深河道,修筑水庫和蓄水池用以調節運河水量,漕運能力大幅提升。明永樂年間,在德州又建立水次倉、常豐倉,自徐州至臨清九百華里年可過船萬艘,載運糧食四百萬石。明朝永樂年間至清中期,朝廷全力保護運河漕運,官糧漕運、客貨船只川流不息,“舳艫蔽水,輻輳舟舫,舟檣如林,百舸爭流”,南運河“九曲十八彎”上的纖夫號子此起彼伏。這一時期,古城德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達到有史以來最為鼎盛時期。據記載,明代至清初鼎盛時期,德州漕運南糧北運赴通州量每年達400-600萬石,真正成為南北水運的咽喉要地和漕糧運、轉、儲的重地,成為名副其實的“九達天衢”“神京門戶”。據記載,清初當時德州倉轄兌69個州縣,其中24個縣須直接將糧食交到倉口,運河沿岸形成大量店鋪、倉儲等繁華商業區,城內形成“九街八巷”“二角”為主體的服務業區,“工商繁榮,客商云集,貨物山集,交易繁榮”。明清時期德州是全國33個工商業大城市之一。
德州成為南北文化高地。德州地處燕趙齊魯文化交匯處,運河溝通京津與江南,既受儒家思想文化影響,也受燕趙尚武文化熏陶;既受黃河文化影響,也受京城與江南文化影響;既有齊魯文化“忠恕之義”等美德,又有燕趙“慷慨悲歌”之遺風,形成包容性很強地域文化特征。特別是明永樂皇帝遷都北平后,政治中心北移,運河德州一躍成為區域經濟文化中心,“人文飆起,名卿蟬聯,實甲山左”(《中華全國風物志》),出現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書院和文化名人名家。這一時期,州學興盛,文風濃郁,雅士云集,名噪四方。在德州舊城西門外古運河東側,董仲舒讀書臺、柳湖書院等成為文化昌盛的標志,也吸引了王侯將相和文人騷客光臨德州。“時延文士校藝其中,亦一時盛事”(乾隆《德州志》),一批批德州學子從這里走上政治和文化舞臺,從而帶動德州獨特的地域文化走向全國。據統計,明清全盛時期,德州共涌現進士120余名。清康熙皇帝南巡江南兩次駐蹕德州,并為“德州先生”田雯御書“寒綠堂”匾額。清乾隆時期德州興建“恩泉行宮”,乾隆皇帝南巡六次駐蹕德州,寫下許多詩作。其《繁露臺》寫道:“天人三策對賢良,已見春秋大義彰。那更高臺演繁露,轉思董子失之詳。”《為董子臺題詠》寫道:“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樓聳處久稱臺。都傳繁露春秋演,誰識竹林與玉杯。”
“靖難之役”是深刻影響德州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歷史的重大事件,留下了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如今,那條正流淌著的南運河,那些帶“營”字的村落遺存,那些陳列在博物館中的明洪武年間制造的銅火銃、銅火炮、箭鏃等出土文物,還在訴說著那段驚天動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