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像
??? 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聊齋志異收藏本》之《王成》封面插圖。(資料圖片)
編者按:
清朝著名怪異小說《聊齋志異》,是蒲松齡先生的“孤憤之書”。書中塑造了眾多的風(fēng)采各異的人物,雖假以志怪,卻令人感到親切、生動,具有泥土的芳香。在這眾多的人物中,有兩位平原人:一個是王成,一個是喬女。讀過之后,讓人感到在蒲松齡先生筆下的平原人那樣的正直和善良,也看到了平原人民在封建統(tǒng)治下遭受的苦難和不幸。
上周本報刊發(fā)了“喬女”的故事。本期我們介紹聊齋中的另一個平原人“王成”,以饗讀者。
一 巧遇“投資人”
王成,平原人,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后來家道中落,王成這個人又好吃懶做,日子越過越窮,窮得只剩下幾間遮風(fēng)避雨的破房子。王成的老婆嫌他懶,兩口子經(jīng)常吵架。
當時正是三伏天,熱得人實在難熬。村子外面有個周家園子,院墻、房屋都倒塌了,只剩下園中一個涼亭,村里的人圖涼快很多人晚上在亭子里涼快,有的人干脆宿在亭子里。王成也睡在亭子里。
到天放亮的時候,納涼睡覺的村里人就都走了。王成還在睡大覺。到了日頭出來有三竿子高了,王成這才醒過來,出了亭子剛走了幾步,看到草叢里有個東西金光閃閃,原來是一股金釵,上面還刻著一行小字“儀賓府造”。王成的祖上是儀賓王府的女婿,這金釵原來是王家的物件,大都記著這種字樣。王成犯了琢磨,這可怪了,這東西是哪里來的呢?
忽然,有個老媽媽朝亭子邊走來,很著急的樣子,到王成跟前便問有沒有撿到一股金釵。王成雖然很窮,可人很正直,把金釵遞過去。老媽媽很高興,就說:“金釵不值多少錢,只因為是我去世的丈夫贈送給我的紀念品,舍不得丟掉呀!”王成便問:“老人家的丈夫是誰呀?”老媽媽回答道:“是原來的儀賓王柬之。”
王成很驚奇,連忙說:“那是我的祖父啊!您怎么認識他?”老媽媽也很驚奇:“我是狐仙,百年前和你祖父交情很厚。你祖父去世后,我就隱修起來。今天路過這里丟了金釵,正好被你拾到啦,這不是天意嗎!”王成早也聽說過祖父有個狐仙妻子,所以就相信了她說的話,連忙請這位狐仙奶奶到家里看看。
老媽媽跟著王成回到家里。王成叫妻子出來拜見。老媽媽看見媳婦面黃肌瘦,穿的補丁摞補丁嘆息道:“王柬之的孫子竟然窮到這般地步!”
王成的媳婦細述了貧困的情況,嗚嗚咽咽哭起來。老媽媽把金釵交給媳婦說:“你先拿去當點錢買米,過三天我再來。”王成挽留她住下,老媽媽說:“你連媳婦都養(yǎng)不起,我留下有什么用?”說完就走了。王成就把在周家園子里拾金釵遇見老媽媽,老媽媽是狐仙的事告訴妻子,妻子非常害怕。王成說,你別怕,要當老婆婆來侍奉她。妻子也就答應(yīng)下來。
過了三天,老媽媽果然又回來了。老媽媽拿出了幾兩銀子,買了幾石糧食,晚上和媳婦睡在一張床上。媳婦原來還有點擔驚,見老媽媽這么親熱,也就不再疑心了。
老媽媽來的第二天,對王成說:“你要勤快些,做個小買賣吧!光等吃坐穿哪能長久呀!”王成推托說自己沒做過買賣,也沒有本錢。老媽媽說:“你祖父在世的時候,錢隨便花,可我是世外的人用不著這錢,從沒多拿過。我這里有積攢下來的買花買粉的四十兩,存著也沒用處。你拿著買成夏布,馬上去京城,可以賺幾個錢。”
王成聽了老媽媽的話,拿了銀子,買回五十匹夏布。老媽媽又幫他打點好行李,算計著有六七天工夫就能到京城。于是囑咐王成說:“要勤快,別懶惰;要快去,別緩慢。要遲到一天,后悔也晚了。”王成答應(yīng)下來,帶上貨物,往京城去了。
二 只剩一只鵪鶉
走到半路,天下起了大雨,王成渾身上下淋了個透濕,鞋上沾滿了濕泥。王成哪里受過這種艱苦,渾身又累又乏,找了個旅店暫時歇一歇。可是老天就是不睜眼,雨越下越大,直下到天黑,屋檐下的滴水像繩子一樣拉成了溜。王成只好在店里住了一夜。過了一宿,地上更泥濘了,王成怕吃苦,想等到晌午地上稍微干松點再走。可到了晌午,又陰云四合,大雨傾盆。王成又住了一宿才上路。
進了京城,王成找家客店住下,剛放下行李,就向店家打聽夏布的行情。店主人對他說:“可惜,你來晚了。”原來,南方的戰(zhàn)亂才停,行人剛能來往,夏布運進京城的很少。王府里急著買貨,價錢猛漲,比平時能貴出三倍。
頭一天,王府剛買夠數(shù)就不再收了,所以夏布的價格一下子落了下來。聽到這個消息,王成心里像堵上塊磚頭,憋得實在難受。過了一天,夏布來貨更多,價錢跌得更慘了。
王成算了一下,現(xiàn)在這個價錢不能賣,不僅無利可圖,賣出去還要虧本哩!又挨過十多天,一算本錢、飯錢和各種花銷還真不少,真是愁煞人!店主人勸他,干脆賤賣了吧,辦點別的貨興許好些。王成沒有辦法,只好把夏布全部賤賣掉,算算賠了十多兩銀子。第二天清晨起來,收拾行李,一看錢袋子,糟了,銀子不見了。王成急忙告訴店主人,店主人也吃了一驚,只有同情他,也想不出辦法來。王成垂頭喪氣地揣摩,自己這個樣子回家怎么有臉見祖母呢!他出來進去地踱步,一時拿不定主意。
這一天,他正在店門口轉(zhuǎn)悠,忽然看見有斗鵪鶉的,賭一次往往要幾千個錢,賣一只鵪鶉也要值上百個錢,他算算手里的銀子,只夠販鵪鶉用的,就和店主人商量,店主人很贊成。王成心里高興,馬上出城販了一擔鵪鶉,又回到京城。店主人祝愿他早些賣出去,賺幾個錢。
這天夜里,天又下起了大雨,下了一宿。天亮一看,街道上水流成河。雨一會兒大一會兒小,淅淅瀝瀝,幾天也不見晴。王成掀開籠子看看,鵪鶉有的死了。王成又急又怕,不知怎么辦才好。又過了一天,鵪鶉死的更多了,僅剩下幾只活的,王成把兩個籠子并到一個籠子里養(yǎng)著。過了一宿再看,僅剩下一只了。王成懊喪極了。他急忙去告訴店主人,說著傷心地掉下眼淚來。店主人也為他嘆息。
王成心想,連老本全虧掉了,實在沒辦法回家,只有一死了之。店主人是個開通人,又怕他尋短見,苦口婆心地勸他,天無絕人之路,辦法總會有的。又拉著他去看那只僅剩下的鵪鶉。
店主人仔細端詳了一陣子,對王成說:“這鵪鶉像是個英物。那些鵪鶉死掉未必不是它斗殺的。你反正閑著也沒事,把著它,要是能斗,賭個輸贏,可以謀生活。”王成聽了店主人的話,把這只鵪鶉喂養(yǎng)熟了,把到街市上去,賭個吃喝。
這只鵪鶉很能斗,常常斗敗別的鵪鶉。店主人也替王成高興,又給了王成幾兩銀子,讓他和有錢人家的子弟打賭斗鶉,結(jié)果連戰(zhàn)三場,場場得勝。這么過了半年,王成竟然積蓄下二十多兩銀子。王成心里很高興,把這只鵪鶉看成命根子,小心照護。
三 善于講價錢
當時,朝里有個大親王很喜歡斗鵪鶉,常將民間把鵪鶉的帶進王府斗鵪鶉。店主人就領(lǐng)著王成去了,并囑咐王成說:“要是斗敗了,認晦氣就回來;要是萬一斗勝了,大親王必然要買下你這只鵪鶉,你可別應(yīng)許賣;要是他非買不可,你看我眼色行事。”王成答應(yīng)。
兩人進了王府,一看,把鵪鶉的人來的可真不少,院子里擠得滿滿的。待了一會兒,大親王出殿坐下。不多一會兒工夫,上去的幾個鵪鶉,全都被大親王的鵪鶉斗敗了。
于是店主人領(lǐng)著王成,把著鵪鶉走上臺去。大親王看了一下王成的這只鵪鶉,便命令拿出鐵嘴鵪鶉與它斗。結(jié)果,鐵嘴被斗敗了。大親王換了個更好的,又被斗敗了,又換了一只,也被斗敗了。
大親王命令取出宮里最好的玉鶉來。這只玉鶉,神奇雄峻,不同尋常。王成連忙跪下哀求說:“大王的鶉是神物啊,怎敢和它斗!若傷了我的鶉,我的生活就沒有指靠了!”大親王笑說:“如果斗死了你的,我重重賠償你!”王成只得同意。
兩只鵪鶉斗了好大一陣子,不分勝負。又過了一會兒,玉鶉的勁頭慢慢松散下來。王成的鵪鶉卻越斗越厲害,不多會兒,玉鶉夾起翅膀逃跑了。上千名的觀眾都看呆了。
大親王說:“你這鵪鶉賣不賣啊?”王成連忙回答說:“小人家里沒產(chǎn)業(yè),和它相依為命,不愿賣它。”親王說:“多給你錢愿意吧?”王成說:“本來不愿意賣,可是大親王既然喜歡這玩物,只要使小人不愁吃穿了,我還求什么呢!”大親王問:“得多少銀子?”王成想了想,壯了壯膽子說:“要一千兩。”大親王哈哈笑了起來:“真是說呆話,能值千兩銀子?”
王成說:“在小人看來,就是價值連城的玉璧也比不過它,小人把它去市上斗鶉,天天贏幾個錢,買上點糧食,一家子十幾口人,就不愁沒飯吃沒衣穿了。什么寶貝能抵得上它。”大親王說:“給你二百兩銀子!”王成搖搖頭。大親王又添了一百兩。王成看了看店主人的眼色,店主人沒動聲色。王成就說:“大親王既然想要,我就減一百兩吧!”大親王說不同意,王成帶著鵪鶉就往外走。大親王連忙喊住:“給你六百兩,愿意就算成交了,不然就不要了!”王成看了看店主,店主人仍然不動聲色。可是王成心滿意足了,恐怕弄成僵局,錯過時機,就同意了。大親王立即讓手下稱了六百兩銀子付給王成,留下鵪鶉。
在回店的路上,店主人埋怨說:“你怎么那么急啊?再堅持一下,八百兩銀子在手上了!”回到客店,王成把銀子扔到桌子上,請店主人自己拿。店主人執(zhí)意不要,讓了一陣子,店主人才算了下賬,只收了王成的飯錢。
王成回到家鄉(xiāng),一家人都很高興。老媽媽讓王成買了三百多畝好地,蓋上幾間好房子,又置辦了全套家具,成了當?shù)氐母蛔闳思摇_@樣過了三年,日子越過越富裕。老媽媽要告辭回去,兩口子再三挽留,嗚嗚哭起來,老媽媽這才不走了。第二天早晨,兩口子到老媽媽房間里去問安,推開門一看,老媽媽已經(jīng)不見了。
蒲松齡老先生有這樣一段評論:“富皆得于勤,此獨得于惰,亦創(chuàng)聞也,不知一貧徹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棄之而終憐之也。懶中豈有富貴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