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市街口。
1981年,閘子村社員收麥子。
糧油供應證。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二屯鎮小麥豐收。
明洪武三十年,德州駐城,永樂九年 “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米市成為德州城第一批市場之一。
漕運、商賈、駐軍,促成了德州米市的興旺。當年運河一路北上,沿岸大小米市鱗次櫛比。大體分為米棧、米行、斗莊、米店、堆棧、掮客、棧船等7種經營模式,它們資本規模大小不等,經商方式和習俗慣制各具特色,卻又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形成了大致有序的商業網絡。
德州最普遍的是斗店。它的出現,對德州糧食批發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之所以稱為 “斗店”,這與成交時使用的工具是分不開的。舊時在德州開斗店,除備有斗 (每斗約合小米22斤)、斛 (五斗為一斛)、升 (十升為一斗)等量具外,還必須有官家發給的帖子 (相當于現在的營業執照)才能開張。 1937年前,德州有永和、德源、裕和、義和源、德和、仁和6家斗店。
斗店的收入主要是收傭金、吃格子。每石 (220斤)收傭金5—6分錢;將糧食倒入斗里后,用手或者木板刮平,刮下來的糧食叫 “格子”,歸斗店所有。量斗的人叫斗倌,他所掌握的刮板很關鍵。那時的刮板一面凹一面凸,如果用凹的一面從糧食上一刮,糧食就突出于斗的邊緣,這時買主高興而賣主吃虧,反之則賣主高興買主吃虧。賣貨、買貨的老客,為占便宜,常在暗中賄賂 “斗倌”。
經營斗店不需要很多資金,但要有良好信譽,還要與大糧棧、糧食販子保持密切關系。不少斗店內設住宿,糧食老客吃喝全由斗店負責,但要按日結算房飯費,為拉攏糧食老客,常設酒席、牌局等進行賄賂。
1934年,德州農業豐收,各斗店供銷兩旺,僅綠豆一項,每天可成交17—19萬斤。
七七事變后,京津滬青等地糧商多來德州采購、銷售,斗店進入黃金時代,迅速發展到16家。 1943年,日本侵略者為控制糧食市場,將全市斗店組成糧食交易所,地點在原馬家溜口街以南。管理上,由日本合作社的山本、魏傳堯、李西光具體負責管理; 16家斗店各出3人,共計48人,由孫芳田和劉宗祥負責。經營上,廢斗、斛等計量工具,改用磅秤。手續費按糧價買方負擔1%,賣方負擔0.5%,所得收入按16份均分。
建國后,由于國家實行統購統銷,米市經營便不復存在。隨著城市的發展,如今,米市街這一德州古老的小街,也被拆除了。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