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寶江任洪明
清代田雯《長河志籍考》記載,新安為德州七大古鎮之一,在德州城東九十里,即今陵縣義渡口鎮辛安街。如果你揭開了它的古城奧妙,了解了它的地方特色,感受到它的人文情懷,就一定會刮目相看了。
帝王風水,神人心臟
辛安街在西漢時建有“安縣城”,又是“安侯國”;王莽篡漢名“新”朝,此地稱“新安”,東漢撤銷。隋朝又在這里設置“新縣”。“辛安街”是“新安”的諧音叫法。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間傳說和史籍中,有不少關于這一帶神秘的“風水”舊聞。辛安街北邊是馬頰河故道,南面有篤馬河,它們的前身均為秦漢古河道,當初在今三劉大閘處匯流。新安古城正處在兩河夾角的腹地,古語云:“山環水抱必有氣”。
相傳這里的風水非常奇特,形似一位“神人”。那兩條河流是神人的左膀右臂,從上往下,“神頭”是新安城東北的“月牙池”,新安城是神仙的“心臟”,西南方的某個地方是“肚臍”。據說,這一切被秦始皇的星象師發現,嘆為帝王風水,說此地會出“天子”。《史記》上說:“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于是因東游以厭之”;《元和郡縣志》和《后漢書》也記載,辛安街西南的神頭鎮曾兩次設為“厭次縣”,意為:朕已至此,不要再出天子了。民間則解釋這是用了“厭勝”術,為了鎮壓住這一方不再出能人。皇帝們都怕再有與他們爭天下的人,于是用破風水的方式來壓制。
辛安街十字街西原有一口水井,相傳是心狠手辣的秦始皇派人打的,下令一直挖到出血才罷休,結果從地下提上來一桶桶的紅泥漿,傷了地方的元氣,還在井的四周各壓一塊巨石,修了亭子,不讓見天日。不僅如此,還把厭次城安在了篤馬河邊,偏出了神人“肚臍”的方位,所以歲星下凡有了東方朔這位神仙人物,卻只做了漢武帝身邊的小官。有民謠說:“秦始皇顛倒乾坤換了神頭”。后來,人們將錯就錯把厭次城叫成了“神頭”。
這些附會之談控訴了無道的昏君,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關愛之情。雖然它脫離了傳統文化的科學核心,但也點明了新安古城的布局。
據考證,“月牙池”是新安城文廟的“泮池”。文廟作為縣邑的文化圣地,設在城區的頭腦部位,透露著古人以精神為首的意識。將學府安置在遠離鬧市的幽靜環境之中,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辛安街東北和西南,至今有號稱“北八店南八店”的十幾個村子,它們恰好分布在新安城上至“頭”下到“肚臍”之間。這些村莊以祖先經商開設店鋪的史實來命名,成為古城舊日經濟輝煌的痕跡。
新安古城堡作為邦國的核心,以擁有廣闊的城區而獨具特色,它的布局看似分散卻安排合理,真正奧妙在于因地制宜,表現出先人非凡的智慧。
新安古鎮,新義煙卡
辛安街在明朝永樂年間為崇德鄉,隸屬德州,清代為新安鎮,列為德州七鎮之首,運河文化的浪花不時飛濺在這里。
據《德州運河區域經濟史話》,隋朝在此設置新縣城,雖然當時的德州城級別較高,但集市貿易卻不及這里,“人物繁阜,不啻隋一新縣”;宋代廢軍鎮而保留了經濟功能,“民聚不成縣而有稅課者則為鎮”,新安古城又成了人口眾多而非州縣城的集鎮,具有較強的工業和商業,它的繁榮程度接近甚至超過當時的德州城。這種州城不如縣城,縣城不如市鎮的現象,可能是擺脫官僚束縛后經濟發展的結果。
從前新安鎮有一條古時的驛路穿街而過,西到德州運河,東達無棣沿海。鎮子的東邊和西面,各有一個叫“六股路”的道口,是幾條路的交點。村西現尚存一處古代大型“倉廒”(糧倉)遺址。想當初,新安古鎮的商家比比皆是,醒目的幌子獵獵招展,街上車水馬龍,店主迎來送往,好一片繁華的景象!
現今辛安街每逢四、九趕大集。雖然北部村莊明代已屬德平縣,但是并沒有割斷兩千年的歷史傳統。周圍的人們多少年來,趕集上店仍以這里為第一選擇,視為“首集”。
新安古鎮除了驛道陸路,還有得天獨厚的水路,并且繁育出岸邊的津渡,今義渡口就是一處遺存。當地有“一京二衛三義渡”的說法,可見它在新安鎮人心目中的地位。據考證,這段馬頰河故道是先秦時期的舊河床,經唐代疏理后改稱今名。相傳義渡口是停船裝卸貨物的碼頭,南來北往的人們需要在此乘坐擺渡,因為當地人特別講義氣而著名,故稱“義渡口”。發展至今,新、義兩地已經連為一體。
《德平縣續志》特產專條記載:新安鎮、義渡口一帶的煙草產額頗豐,行銷于北京天津等地,每年約百余萬斤,價值二十余萬元,民國初期,省財政廳仍然在義渡口專門設卡征收煙葉秤捐,叫“新義煙卡”。 民國二年,政府以煙草秤捐為基金,在月牙池建了學校。
據史籍載,明朝萬歷年間煙草傳入我國,主要是利用它的藥用價值,沿大運河由北京向南發展,形成了栽培販運的產業和人們吸煙的習俗。
煙草是新安鎮一帶傳統的特產。這里水源豐富,土地肥沃,海拔較高,非常有利于煙草的生長和收獲。夏季的田野,方圓幾十里充滿煙葉和花蕊的異香,入秋開始采煙后,煙場中、天井里、房頂上到處是煙架,天天升高。幾百年來,當地發展成為“旱煙”的生產基地。
新安鎮作為運河岸德州城的管轄地,向東伸入三縣交界處,區位優勢明顯,于是形成了魯西北煙草集散地。以新安鎮為中心的各地集市上,賣煙收煙的人都說自己是“新安街的”。
如今,隨著科技與醫藥的發展,戒煙成為全世界的共識。香煙裊裊的新安鎮,不幸被運河文化的末流熏染了幾個世紀,好在這一歷史正接近尾聲。
新安驛店,烈士陵園
新安古城悠悠兩千余年,風雨滄桑,不知蘊藏著多少人類文明的氣息。在流傳至今的故事中,在紅色的革命紀念園地,辛安街人那種放眼大局、愛憎分明的人文情懷,顯得別有風致。
在辛安街的驛道邊,曾留下一段不光彩的故事。傳說在隋唐間,這里有一家驛店,生意本來還不錯,卻難以滿足主人的貪欲,夫妻倆竟開起了“黑店”,專殺住宿的富商,不但劫人錢財,還用人肉做包子賣。流傳的民謠說:“辛安街,義渡口,天黑了不敢走。爺們兒不在家,娘們兒也動手”。
大英雄單雄信正巧住進此店,不料被酒中的蒙汗藥放倒,不省人事,幸虧護身犬救了他一命。那黑狗見主人遭了暗算,飛奔營寨,喚來了眾好漢。大家從地洞中翻出了大量金銀財寶和尸骨人肉,擒了犯人,送官府秋后問斬。人們恨透了黑店,不僅將它鏟平,還刨根掘地,竟挖成了今天的“郝家灣”!
外地人說在辛安街十月廟會上,不讓唱《辛安驛》這出戲,因為聯想到黑店的壞名聲,太丟臉面;但實際上辛安街人會主動跟你談論這個話題,還以此作反面教材,警醒世人。
舊時的辛安街是三縣交界,在八年抗戰時期,這里形成了優良的革命傳統。1938年4月,四縣地方武裝在辛安街北義渡口設立“抗日同盟軍”司令部(年底解散),八路軍“挺縱”曾派楊忠等一批共產黨員在軍內任職,并組織“抗日民族先鋒隊”,團結了當地一些愛國青年。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辛安街人民保持民族氣節,認準了革命方向,跟著共產黨投入了抗日救國的斗爭。一天,陵縣縣大隊在吳匡五縣長帶領下活動于辛安街一帶,在化緣店和前后張店被6處據點的日偽軍包圍。我部憑著對地理環境的熟悉,巧妙地突出重圍并占領有利地形,斃敵20余人。
1940年9月,八路軍魯北支隊在司令員楊忠、副司令員龍書金帶領下,在義渡口、辛安街一帶整訓20余日,戰略轉移到徽王莊后第二日晨,與邊臨鎮襲來的日偽軍發生激戰,消滅鬼子一個小隊。這次勝利我部傷亡也很大,烈士們安葬在了辛安街。
1945年9月,在辛安街北后劉家建起烈士陵園,占地15畝,先后安葬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200百余名。陵園坐北朝南,有陳列館7間,館內懸掛著烈士譜,園內有烈士亭2座,烈士墓碑17座。這里松柏挺拔,莊嚴肅穆,令人敬仰。尤其到清明節,社會各界紛紛來此祭掃烈士陵墓,緬懷革命先烈,抒發愛國情懷。烈士陵園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糞土當年萬戶侯,如今神州盡舜堯。辛安街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當家做主,辛勤勞動,生活安祥,給“辛安街”增添了新的含義。隨著目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歷史巨變,一座新城又將神話般地從這里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