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指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一等)第一名的人。科舉考試制度從隋朝大業三年 (607)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其間經歷了1300多年,史書記載有名姓可考的文武狀元全國共777人。
在德州,流傳著許多有關狀元的傳說。筆者根據史書中的確切記載,整理了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孫伏伽、明洪武夏榜狀元韓克忠、晚清武狀元昌伊蘇3名德州狀元的有關史料,以饗讀者。
華夏第一狀元孫伏伽
孫伏伽,隋唐時期貝州武城人,于唐高宗武德五年(622)考中狀元。因當時沒有狀元之稱,只是稱第一人。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記:“狀元科第姓名可考者,唐高宗武德元(五)年孫伏伽(止稱第一人)。 ”隋朝雖然創立了科舉制度,但開科取士的情況并不詳。因此,孫伏伽就成為有史記載的第一個狀元。
孫伏伽家境貧寒,自幼好學,18歲時仕隋為萬年縣的法曹,后順應時勢,改仕唐朝,參加了武德五年(622)唐王朝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并一舉奪魁。武德末年,玄武門之變后賜男爵,食邑樂安。貞觀元年(627),拜大理寺少卿。貞觀五年(632),因審判錯案被罷官,不久被任為刑部郎中,后再任大理寺少卿,轉調民部侍郎。貞觀十四年(641),轉升為大理寺卿。同年,改任陜州刺史。永徽五年(654),年老辭官歸鄉。顯慶三年(658),病死于武城家中。
孫伏伽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以直言敢諫著稱。武德初年,針對隋朝滅亡的教訓,孫伏伽向唐高祖李淵進諫三策:其一,“天子有爭臣,雖無道不失天下”。他認為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是“不聞其過”,因此勸告皇帝虛懷納諫,“開不諱之路”,選賢任能,勵精圖治。其二,“百戲散樂,本非正聲”。他認為,隋末皇帝貪圖安逸享樂,官場淫風四起,是王朝滅亡的征象,勸告皇帝不要沉迷于聲色犬馬,要雅正社會風氣。其三,“性相近,習相遠”。他認為隋朝滅亡的另一個原因是皇帝身邊的人亂國,因此他勸告皇帝慎重挑選皇太子及諸王身邊的人,防止身邊的人誤國壞事。
唐朝平定天下后,唐高祖頒布了大赦令。不久后,唐高祖又要處罰農民起義軍的將領。孫伏伽進諫說:“王者無戲言。 ”“法者陛下自作,須自守之”,這樣天下百姓才能相信而畏懼。孫伏伽的上書,使唐高祖停止了處罰農民起義軍首領的行為。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孫伏伽改任大理寺少卿。當時,唐太宗常出去打獵馳射,愉悅群臣。孫伏伽上書勸止,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贊賞。
孫伏伽心存百姓,為民請命。當時,軍糧賦斂十分繁重,他多次請求減免。武德九年(626),孫伏伽彈劾民部尚書裴矩“茍釣虛名”,而不“救恤百姓”。由此,唐朝征收賦稅由以戶為單位改為以人口為單位,使貧苦的農民得到了實惠。
明洪武夏榜狀元韓克忠
明洪武三十年(1397)的丁丑科考試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史稱“春夏榜案”。
在該年二月的會試中,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為考試官,取錄51人,經三月廷試后,以陳 為第一名﹑尹昌隆為第二名,劉諤為第三名,是為春榜。因所錄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稱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為歷科所不見。因此,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聯名上書,告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為此命人于落第試卷中每人再各閱十卷,增錄北方人入仕。但經復閱后上呈的試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語。有人上告說劉三吾﹑白信蹈暗囑人故意以陋卷進呈,朱元璋大怒。追定考官劉三吾以老戍邊,白信蹈等被凌遲處死。
隨后,朱元璋親自策問,六月廷試,以韓克忠(明代東昌府武城縣人,今德州市武城縣人)為第一名﹑王恕為第二名﹑焦勝為第三名,是為夏榜。因所錄61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稱北榜。
據于慎行撰寫的《翰林院修撰韓公克忠傳》稱:韓克忠中狀元后,先是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任修撰3個月,便升為國子監的副長官——司業。
國子監是最高學府,祭酒為國子監最高長官,總領監務,司業則負責教務工作。韓克忠出任國子監司業時,國子監學政廢弛,混亂不堪。他與祭酒張顯宗整飭學政,修訂監規,使國子監再次興旺起來。韓克忠創立法制,整頓學政,學政大振,得到了建文帝的重用。永樂改元,受貶謫,直到洪熙皇帝即位后,韓克忠才被重新起用,但很快病逝。
晚清武狀元昌伊蘇
昌伊蘇(1792-1850),字樸園,清代德州滿族正黃旗人,是德州歷史上唯一的一名武狀元。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考中武舉,二十五年(1820)成武進士,殿試一甲一名,授乾清門頭等侍衛。歷官四川夔州協、督標中軍協,陜西潼關協副將,甘肅寧夏鎮、西寧鎮和河南河北鎮、河洲鎮總兵,陜西固原提督,直隸提督。
昌伊蘇出生在德州城內東北隅滿洲營的一個護城兵家里。幼年父母早亡,由養父邦古那撫育成人。 14歲時,被送入德州滿洲營城守御署當差。由于昌伊蘇聰明勤快、體質健壯,不久被提拔為班頭,專門侍奉城守尉大人。
嘉慶十四年(1809)秋,青州府滿洲駐防營都統來德州巡察,檢閱駐防兵員演武。演武完畢,都統在檢閱列隊時,走到年僅17歲的昌伊蘇面前,問陪從閱習官,“此輩何等人也”?陪從官忙答:“回大人話,屬下一小戈什哈(親兵),名昌伊蘇,養父邦古那,年老有病。 ”都統伸手朝昌伊蘇肩胛骨用力一捏,昌伊蘇紋絲未動。檢閱后都統吩咐:“賞昌伊蘇白銀20兩,為父醫病,要苦練武功,日后必有大進。 ”從此德州滿洲營官員對昌伊蘇另眼相待,盡心教練,器重栽培,為他后來取得功名打下堅實基礎。
昌伊蘇中得武狀元后,被留京任頭等侍衛,入宮廷侍從皇帝左右。朝廷賜白銀千兩,命其在德州城內修建狀元府第(今德城市直小區東海子北岸處),并賜御匾一塊,以示殊榮。
道光皇帝即位后,清王朝已滑向衰敗。道光十二年(1832),昌伊蘇奉旨率精兵3000人,赴臺灣鎮撫農民起義組織“天地會”。他到臺后,對反對清統治者的人“格殺勿論”。甚至宣布,與匪勾連者殺,3人聚會者殺,戶籍不明者殺,形跡可疑者殺。臺灣“天地會”在他制造的腥風血雨中被鎮壓下去。昌伊蘇因此得到了清廷統治者賞賜的黃馬褂一領,并被授予“奮勇巴圖魯”(滿語勇士)稱號。但昌伊蘇由于殺人太多,驚恐過度,晚年經常處于精神恍惚之中。
道光十八年(1838),昌伊蘇奏請回籍養病。他回到德州,于城東(今刁李小區一帶)置辦田產百頃,成為德州滿洲營最大的官僚地主。為了贖罪,昌伊蘇出資在城北南運河東岸的北廠村,修建了天后宮(俗稱海神娘娘廟),經常前去焚香燒紙,頂禮膜拜。道光三十年(1850),58歲的昌伊蘇在精神和病魔的雙重折磨中死去,葬于城東刁李貴村西南。
□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