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莉本報通訊員馬駿馬慧超
3月23日,市民政局、市教體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強調要切實解決貧困人口、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實際困難,做到應保盡保、保障到位,及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金和社會福利補貼,防止因疫致貧、返貧現象發生。這是我市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受疫情影響,一些原本經濟基礎薄弱的困難群眾更容易陷入困境,為了讓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救助,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我們對全市所有困難群眾進行了走訪摸排,開通了綠色審批通道、加大了救助力度,確保脫貧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說。
全面摸排貧困群眾新情況
“感謝黨的好政策,村里的民政協理員隔三差五來家里看看,疫情期間也幫著買菜,逢年過節鎮里還給送慰問品,我特別感動。”齊河縣潘店鎮藥王廟村的低保戶宗文華說。
為全面落實兜底政策,防止疫情期間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重新返貧,讓更多貧困群眾得到及時救助,我市在3月份開展了精準扶貧人口調查核實工作,走訪了全市7.5萬多名貧困群眾。“接到通知,我們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和民政協理員一起,每天8點前準時入戶,晚上回家的時候已是深夜,有時忙不過來,就索性直接住在村里。 ”齊河縣潘店鎮民政辦公室主任鄭強介紹說,田海子村村主任、民政協理員田樹林防疫期間特別認真負責,天天吃住在一線,因工作突出被提拔為村黨支部書記……“摸排走訪中,大家排除萬難,深入了解并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實際困難的同時,嚴格落實‘單人保’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救助范圍。”齊河縣民政局副局長王新民說,經過排查,齊河有49戶105人被納入低保,4戶4人被納入特困供養范圍。“一直以來,我市非常重視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銜接工作,疫情期間,全市134個鄉鎮(街道)489名專職民政工作人員、8192名村級民政專職協理員全部進村入戶,傾聽貧困群眾的呼聲,了解并切實解決他們的需求。 ”李淑華介紹說。
調整流程 減少審批環節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帶著溫度做好服務群眾工作。疫情防控期間,我市暫停開展低保對象退出工作,并開通了救助審批綠色通道,對符合低保、特困救助供養等申請條件的,減少審批環節,先行保障。“我家每個月都能領到低保費,上個月政府又給了2000元臨時救助金,家里的日子好過多了。 ”4月8日,臨邑縣恒源街道張廟村村民許木亭感激地說。
許木亭就是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的受益者之一。他今年62歲,去年4月份,兒媳孫彥青生完二胎的第五天突發疾病,住進了重癥監護室,因大腦缺氧留有后遺癥,喪失了生活能力,還經常往返于濟南、臨邑等多家醫院求醫治病。最近因為疫情,兒子沒有外出打工,這讓原本負債累累的家雪上加霜。“村民政協理員得知許木亭家的情況后,第一時間幫他家提交了臨時救助申請,鎮上的民政工作人員通過綠色通道直接進行審批,不到7天時間,他家就收到了臨時救助金。”臨邑縣民政局社會救助股股長劉玉曉介紹說。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防止因病返貧、因疫返貧的現象發生,臨邑縣民政局將審批權全部下放,開通了審批綠色通道,調整了審批流程,減少了入戶調查和民主評議兩個環節,困難群眾申請低保、臨時救助等,可以先救助后補材料。
第一季度,全市共發放救助金7120.2萬元,救助城鄉低保、城鄉特困、臨時遇困人員71790人次,其中有2415名困難群眾通過綠色審批通道被納入低保、特困人員救助幫扶范圍。
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扶貧
“自從王主席和我家結對后,經常給孩子送學習用品,小恒也比以前開朗多了。 ”3月14日,夏津縣蘇留莊鎮報效屯村困難群眾王洪章說。王洪章今年70多歲,小恒是他的孫子,幾年前兒子去世、兒媳改嫁后,就跟他一起生活,但是卻變得不愛說話了。夏津縣大愛同行公益聯合會執行主席王媛媛了解這一情況后,便和他家結成了幫扶對子,除了送生活和學習用品外,還經常為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帶他參加各種戶外活動。
夏津縣大愛同行公益聯合會自2019年5月份成立,他們經常深入到村鎮、社區,開展公益演出、敬老愛老活動,成立了陽光少年團,重點幫扶孤兒、留守兒童等,并聯合愛心企業對他們進行幫扶。“我們就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幫這些貧困群眾,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王媛媛說。
近年來,我市一直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慈善、社工和志愿者團隊等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助力脫貧攻堅。“市義工協會經常組織義工深入農村社區、養老機構,為貧困群眾提供理發、按摩、精神慰藉等服務,還給貧困群眾募集愛心衣物;由醫護人員組成的志愿者團隊,為居民提供健康咨詢、免費體檢等,另外還有律師、學生等,大家都結合自身特長,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文化學習等多元化的服務。”市民政局副局長李延軍介紹,疫情期間,社工和志愿者更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參與防控,為困難群眾提供暖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