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突破“噸糧田”,邁向“噸半糧”——糧食產量“高位護盤”的德州經驗
農民喜獲豐收
玉米機收減損促增收
金秋豆飄香,機收大豆忙
大豆玉米“搭伙種”一地雙收好“豐”景
本版圖片記者王志偉郭慶萍劉振興楊戈孫耕姜偉路龍帥攝
□記者鄧靜 通訊員桑冬冬劉書喆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對夏糧總產增加貢獻較大的市進行通報,德州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績獲得表揚。今年我市小麥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
田野間,伴隨著玉米進入灌漿成熟后期,又一個豐收季即將到來。德州是全國五個整建制糧食高產創建試點市之一、全國第一個“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斤”的地級市,連續4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至2023年,我市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糧食“二十連豐”的意義何在?德州何以創造“二十連豐”的奇跡?“二十連豐”之后應如何保持糧食安全?
以改革思維、創新舉措求突破,我市創造性提出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通過3年的探索實踐,取得階段性成效,糧食生產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十連豐”的德州標桿
糧食生產始終是德州的一面旗幟。至2023年,德州糧食實現“二十連豐”。豐收成績單背后,不光是五谷豐熟的喜悅,也是近年來我市糧食站穩150億斤臺階的底氣,更是德州糧食高產創建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
糧食高產創建,這一發端于德州的糧食生產模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9年,德州成為全國首個“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斤”的地級市,糧食高產創建“德州模式”推廣后,帶動了全國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
“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斤”是在全國糧食產量提升進入瓶頸期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績殊為不易,意義尤為深遠。
建國初期,我國糧食總產1億噸,至1978年達3億噸,2007年達5億噸。糧食產量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極其不易,尤其越往后,難度越大。
2007年國家提出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也就是到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增加1000億斤。
2011年,糧食高產創建“德州模式”在全國推廣,產生了極大的輻射帶動作用。2011年至2015年間,全國糧食總產量年增長百分比分別為3.2%、2.1%、0.9%、2.4%;期間,全國糧食種植面積年增長百分比分別為0.57%、0.68%、0.68%、0.55%。
數據顯示,糧食產量增長百分比遠大于種植面積增長百分比,這說明,糧食產量的增加主要靠單產,而單產之所以大幅度增長,糧食高產創建功不可沒。
至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歷史性地實現“十二連豐”,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續多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此后,全國糧食連續多年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糧食安全基礎得到進一步強化。
發揮優勢建新功,2021年秋,在農業農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德州市拉開了“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的序幕,明確利用5年時間,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在全國建成第一個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帶動全市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
3年間,德州在糧食生產工作機制、組織形式、生產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糧食生產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至2023年,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二十連豐”表明,德州糧食產能日益穩固,這些是在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災害多發重發等背景下取得的。德州用自己的探索表明,糧食高產穩產有規律可循、有經驗可鑒。
上下聯動重農抓糧
德州的小麥、玉米曾分別創下畝產800公斤、1100公斤的高產紀錄,但這些紀錄均誕生在小田,從小田高產邁入大田高產,并不容易。建立上下聯動的重農抓糧機制尤為重要。
臨邑縣翟家鎮孫漢服村走出了山東省首位糧王——孫豐忠,他曾經奪冠的地塊也是今天該縣“噸半糧”核心區所在地,是書記責任田。12年前,這塊田是“省長指揮田”。今天,田邊矗立著“書記指揮田”的大牌子。
如今糧食生產實行黨政同責,在德州,市縣鄉村四級書記人人有責任。村抓樣板田、鎮抓示范方、縣抓高產區、市抓核心區,四級書記一起抓,起到了示范帶動效果,各項增產增收措施也得以在基層落地落實。
重農抓糧責任主體的升格和明確,引導各地樹立起這樣一種強烈意識:重農抓糧不只是農口的事、政府的事,更需要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要把糧食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黨委和政府一起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不斷完善的強農惠農政策激發了老百姓的種糧積極性。近些年,不少村里的閑散地,甚至房前屋后,但凡能種的地方,老百姓都會種上糧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讓種糧農戶備受鼓舞。
“糧食補貼、農機補貼,完全成本保險、糧食最低收購價……國家不斷加大惠農政策供給力度,我愿意把糧食一直種下去!”臨邑縣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德說。
“種10畝地是種地,種100畝地是經營。國家給了好政策,咱就得努力經營,多打糧多收益。”善于經營的魏德東,在糧食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做到節本增效。為了帶領農戶共同致富,他成立德州富益民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深耕責任田,一級抓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種糧有了主心骨,專家、農戶“長”在地里,全市上下對糧食生產的重視程度、抓糧食生產的工作力度空前。
向良田科技要產量
糧食連年豐產豐收后,挖掘糧食產能新潛力、培育糧食生產新增長點,必須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
上世紀60年代,德州鹽堿地眾多,農業生產水平低下。依托中科院禹城綜合試驗站等平臺及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禹城市用科技驅鹽化堿,打響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的第一仗,保衛了糧食安全,相關經驗成為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的典范。
始自鹽堿地改造的農田治理,如今正向高標準農田建設邁進。
建設高標準農田,我市有基礎、有底氣。
以黃淮海平原農業綜合開發為代表的農業試驗示范,在德州形成綜合配套、切實可行的農田治理模式,同時,成功探索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強化統籌、部門協同,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集中示范、整區域推進的經驗做法,創造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為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路徑借鑒。2023年,德州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市、全國首批高標準農田遙感監測試點市。
歷經鹽堿地改造、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德州200萬畝鹽堿地中,190萬畝蝶變為沃土良田。
目前,德州成功創建全省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試點縣5個,已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772.7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1%以上。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核心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達16.71克/千克,高出一般地塊0.3個百分點,為糧食高產穩產打牢了基礎。
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重大機遇,錨定完成800多萬畝高標準農田創建目標,德州正積極構建整市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格局。
糧食生產出路在科技。
如今,奔走在田間地頭的是一大批專家型種糧能手。奪得兩屆市級糧王的臨邑縣翟家鎮種糧大戶段希林即是其中之一。
段希林的微信里,置頂的是翟家鎮“噸半糧”云上專家顧問團交流群。群里活躍著近90個微信好友,60%是種植大戶,其他40%以農業專家為主,包括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吉旺、石玉等。在糧食生產的關鍵節點,微信群響個不停,什么時間澆水?上什么肥料?如何防范蟲害?農戶把各種問題一股腦兒拋在群里。專家像醫生一樣,一一開出“藥方”;一批“土專家”“田秀才”還組成線下專家智慧團,隨時為糧田提供管家式服務。
線上請教、線下實踐,段希林掌握了不少種田的“門道”,他的農田也成了高產穩產技術集成應用的典范。
在以段希林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示范戶的帶動下,“噸半糧”核心區深入推廣深耕、配方精準施肥等技術,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等肥料。核心區供種、深耕、播種等“六統一”技術覆蓋率100%;濟麥22、良星系列等高產優質品種占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的80%以上。
提單產,種子至關重要。為此,我市以陵城區、寧津縣等制種大縣為核心,新建或改造一批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抓好新品種繁育推廣,核心區實行種子精選分級,保障供種質量。市農科院圍繞“品種改良、土壤有機質提升”兩大核心要素,主動對接全國大院大所,引專家、引品種、引技術,實施集成、創新、攻關、示范。在每個縣市區建設高產創建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區、展示區。
科技加持下,德州糧食生產由“高產創建”向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