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法院立足職能,著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創新高效調解方式,入企提供精準服務——
司法護航 助企高質量發展
廣泛搭建專業性、行業性調解平臺
□ 本報記者董建新 本報通訊員陳爽 馬芳
機器轟鳴、車輛穿梭。6月27日,寧津五金機械產業園內一片繁忙景象。
“高溫天氣要注意安全生產,注意工人防暑降溫,以免發生意外。”在德州金禾機械有限公司廠房里,寧津縣法院助企服務隊正和企業負責人溝通交流,回答各類法律問題。
寧津集聚以“一金(五金機械)一木(實木家具)”制造業為核心的兩大產業,民營經濟市場活躍度較高。面對大體量且相對集中的企業群體,如何立足職能,用法院優質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寧津縣法院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以高效便捷的行業調解、司法調解降低企業訴訟成本和經濟成本,通過多元解紛推進訴源治理,從源頭“治未病”。
去年以來,寧津縣法院涉企案件訴前調解2162件,調解成功1341件,六成涉企糾紛妥善化解在萌芽。
商事糾紛眾人解 部門聯動化矛盾
“感謝法官解開我們心里的疙瘩,這下兩家企業又能繼續合作了。”近日,寧津縣法院妥善調解一件涉企糾紛,兩家企業負責人握手言和。
然而就在一個月前,這兩家企業還因產品問題鬧到了法院。原來,寧津縣一家五金公司與上游企業因某批次產品型號發生糾紛,互相指責對方“質量不合格”“惡意拖欠貨款”。交涉未果,五金公司將上游企業告上法院。
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此案轉至商事糾紛聯動化解中心,由寧津縣法院特邀調解員、縣商會輪值主席和鎮街助理組成調解小組處理。經調查,兩家企業已合作多年,業務依存度很高。“這起矛盾表面看是合同糾紛,實際上是雙方斗氣、互不相讓。”法官表示。
圍繞爭議點,特邀調解員從法律角度釋法說理,商會輪值主席從企業經營角度辨析利害。最終五金公司撤回起訴,雙方和好如初、繼續合作。
今年年初,寧津縣法院聯合縣工商聯、縣商會和各鄉鎮街道成立下沉社區的商事糾紛聯動化解中心,涉企法律糾紛由各部門聯合調解,即時解答法律問題。對涉訴較多的企業,工作人員定期“會診”,幫助企業完善管理流程,構建商會調解與訴訟程序相銜接的糾紛化解體系。
秉持“專職+專業”的訴前調解思路,寧津縣法院引入15名特邀調解員,與人社、仲裁等部門聯合搭建專業性、行業性調解平臺,入駐行業調解員37名,組成爭議聯調中心共同化解類案糾紛。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全生命周期惠企安商
“近年來,我們企業海外業務較多,可否開展跨國性商業糾紛法律培訓?”
“法院之前發放的常見法律風險小冊子挺實用,能不能針對行業特點再細化一下?”
近日,寧津縣法院聯合縣工商聯邀請12名企業家召開護航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結合各自實際提出意見建議,工作人員都詳細記錄,定期回復。
在寧津縣法院,類似的企業家座談會已堅持多年,成為固定項目。不僅如此,寧津縣法院組織30名干警成立助企服務隊,每月定期走訪、電話溝通,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存在問題,協調相關部門予以解決,為企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務。
通過“百家企業大走訪”,實現企業難點、堵點、痛點實時把握、靶向治療,從買賣合同、民間借貸等常見法律問題,到如何提高企業風險防控能力,法官力爭在源頭為企業規避訴訟風險,在萌芽解決糾紛矛盾。
針對小微企業司法需求,寧津縣法院打造涉企案件全鏈條服務機制,確保涉企案件當日申請、當日立案、當日分流、當日移交。對進入訴訟階段的涉企案件,由3個民商事速裁團隊推行要素式審判,加大小額訴訟程序、督促程序適用力度,達到“快、簡、省”的目標。
不僅如此,寧津縣法院拓展服務邊界,以智能訴訟服務推進案件“全域全程”一網通辦,實現網上立案、電子送達、互聯網開庭、網上鑒定,以司法服務的“多維度”跑出糾紛化解的“加速度”。
善意文明,靶向施策 高效執行助企護企
近日,寧津縣法院受理原告某混凝土公司與被告某城建集團買賣合同糾紛執行案,經混凝土公司申請,法院對某城建集團銀行賬戶的500萬元采取凍結措施,并依法詢問該集團負責人李某是否主動履行。
李某表示,近期集團資金緊張,強制劃扣會對資金鏈造成極大影響,于是申請遲延劃扣,以便籌措資金。為了不影響被訴集團正常生產運營,寧津縣法院聯系混凝土公司負責人協調延時劃扣事宜,最終雙方達成協議,500萬元順利執結完畢,實現紓困解難護企的多贏結果。
去年10月,寧津縣法院出臺“分流+集約”執行提速改革方案,打造“執行指揮中心+快執團隊+專業團隊”的執行模式。對涉企快執案件做到雙重篩選、分案到人,實現涉企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辦。
同時,持續開展涉營商環境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強化立、審、執銜接,充分發揮分段集約、類案集中執行的優勢,依法合理適用強制措施,強化執行聯動,切實解決企業“要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