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檢察院強化數字賦能,提升辦案質效——
數據“開口說話”監督精準高效
樂陵市檢察院數字檢察工作室成員交流案情
□本報記者 董建新 本報通訊員 王永平 高忠祥 時立軍
市檢察院研發的“職務犯罪涉洗錢犯罪法律監督模型”在全國檢察機關研討會上演示;“強制報告智能報告系統”全省推廣;利用數字檢察監督模型發現線索1422條、成案252件……
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將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到辦案、監督全過程,通過開發、整合和運用檢察機關辦案數據,充分盤活內外部資源,形成縱向指揮有力、橫向協作緊密的數字檢察新格局。
“讓數據‘開口說話’,為辦案增添‘羽翼’,數字檢察已成為我市檢察機關提升辦案質效的重要引擎。”市檢察院副檢察長范樹林說。
破除制度梗阻多重保障護航高效推進
“我們的監督點是保護國有財產中的水土保持費,研判規則主要依據是……”近日,平原縣檢察院組織召開優秀數字監督模型講述會,各業務部門干警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圍繞近期研發的數字監督模型數據應用、技術支撐等進行討論,亮出自己的“絕活高招”。
與平原縣檢察院一樣,我市各級檢察機關結合各自實際,不斷打造出好用、管用的數字平臺。“我們將探索數字模型納入重點任務考評范圍,通過這種‘爭當排頭兵’的方式,促進德州數字檢察穩健發展。”范樹林說,“現在每個業務條線干警都在不斷拓展思路,從個案中梳理總結規律,創建監督模型,促進類案監督,實現系統治理。”
為發揮“頭雁效應”,我市將數字檢察作為市縣兩級檢察院“一把手”工程,建立“1+8+12”組織架構,即:1個數字檢察辦公室、8個業務條線、12個工作小組,由兩級檢察長擔任各自數字檢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確保高質效推進。
為提升隊伍數字化水平,市檢察院在國家檢察官學院浙江分院舉辦數字檢察研修班,組織81名業務骨干參加,錨定新時代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質效提升主題,設置綜合理論輔導、數字檢察專題教學、法律監督模型應用經驗分享等環節,深化數字模型平臺建設、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應用等方面學習培訓,開闊工作思路,提高干警大數據運用和類案分析能力。
破除“信息孤島”推動信息共享、數據交換
如何在信息化、數字化廣泛應用的今天準確掌握辦案切口?
范樹林介紹,各部門數據隱藏著大量線索,往往可以在數據關聯、碰撞、對比中發現法律監督的切入點。要利用好數據這一“富礦”,首要的就是拓寬獲取資源的渠道。為此,我市檢察機關既積極盤活內部資源,又不斷攻克外部數據壁壘,破除“信息孤島”,積極穩妥推進執法司法信息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我們以檢察業務應用系統為核心,匯聚整合智慧民行系統、信息共享監督平臺、未檢系統等檢察內部數據,加強整合治理,找到了工作突破口。”在近期辦理一起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案件時,樂陵市檢察院充分運用數字平臺,案件得以快速妥善辦結,樂陵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韓壽枝事后表示。
為破除數據壁壘,我市檢察機關在確保數據信息安全前提下,以務實、開放的態度主動提供檢察數據,贏得各部門單位支持配合。經過簽訂會商意見,市檢察院與多部門制定共享數據目錄清單,穩步獲取電子政務等社會公共數據使用權限,全面推動政法信息共享、府檢數據交換。
截至目前,我市檢察機關已匯聚內外部數據3800余萬條,將更多“沉睡”數據充分激活利用,為法律監督提質增效提供數據支撐。
釋放數據效能辦案“如虎添翼”
“此前辦理民間借貸繳納個人所得稅案件,單單梳理數據就要半個月時間,現在運用數字模型,輕點鼠標,幾分鐘就能完成。”近日,德城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助理許輝在辦案時表示,運用數字模型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
通過調取碰撞法院執行數據、裁判文書網數據,我市檢察機關共發現應繳未繳民間借貸利息個人所得稅案件線索128件,相關金額高達309.43萬元。為實現溯源治理,市檢察院向相關管理部門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助力稅收治理體系建設。
武城縣檢察院通過數字化手段發現非法取水線索,督促相關部門對全縣取水單位進行全面排查,對違法取用地下水的560余家商鋪采取整改措施,達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如今在我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通過運用大數據開展類案監督,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職,進而建章立制,堵塞社會治理漏洞,解決問題,我市檢察機關將“數據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檢察理念轉化成群眾可感受、能感受的檢察履職實踐。
截至目前,我市檢察機關自建原創數字模型62個,通過大數據發現監督類案線索15條,有效促進社會治理成效。
“數字檢察已逐步深入到‘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的全場景、全領域、全流程,我們將積極構建業務主導、數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的數字檢察工作模式,逐步推進從個案辦理向類案監督再到系統治理轉變,以更高質效法律監督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檢察院檢察長許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