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效益不昧良心,企業的最大價值是給社會創造多少財富
王: 10年前《種子法》剛剛頒布實施時,種子市場尚未走上正軌,假冒偽劣種子猖獗,低價沖擊市場。鑫秋種業初創階段時期,如何確定自己的企業理念、應對種種困難?
張:做事先做人。我們堅決守住企業的道德底線。我認為做企業同做生意的根本區別在于對企業價值的理解和實踐。片面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往往會導致急功近利,不擇手段;而在創造利潤的同時,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才能增強社會責任。
對農民負責,就是對衣食父母負責。要以質優、價廉的良種奉獻衣食父母。對某些生意人奉行“主觀為自己,客觀為社會”唯利是圖的理念應反其道而行之,變為“主觀為社會,客觀為自己”,時時、處處、事事都把群眾的切身利益擺在首位,裝在心里,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王:很多經營者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做企業的目的。但您好像不認同這一觀點,為什么?
張:追求利潤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正當訴求,但不是做企業的唯一目的,更不是全部的體現。企業的最大價值是給社會創造多少財富,給人民帶來多大利益。企業絕對不能昧著良心靠侵害農民的利益去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我舉個例子,2007年山東棉花種子緊俏,鑫秋種業已經向省內提供了一大批“魯棉研18”棉種。后期有關單位給鑫秋種業打來電話,要調購40萬斤“魯棉研18”棉種。我就實話實說:“ ‘魯棉研18’實在沒有了,要‘豐抗棉6號’還有一點庫存。”當時,有好心人給我出主意:“你就跟他們說,在倉庫里又找到了一些‘魯棉研18’棉種,然后把‘豐抗棉6號’棉種裝進‘魯棉研18’包裝袋里,500多萬元不就到手了嗎? ‘豐抗棉6號’也是很不錯的品種。 ”
對這個調包的“高招”,我對他說,講效益更要講良心。如果我干調包使假的事,一下子就把企業多年來在職工心目中建立的質量理念毀掉了,失去了質量理念將比那500多萬元的損失更大。
王:作為種業龍頭企業,您認為引領農業科技進步的最好模式是什么?
張:“推行良種和良法配套,才能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潛能。”這句話盡管眾所周知,但落實起來難上加難。不過,我們鑫秋人堅持“服務棉農無小事,咬定服務不放松”的金質服務精神,“種前宣傳引導種植適宜品種,種后專家傳經送寶田間指導,收后交流高產經驗重金搞評比”,這是良種推廣服務體系的創新,也是舞動種業龍頭、引領農業科技進步的新模式。
鑫秋種業獨具特色的3項“金質服務”:一是服務跟著種子跑,足跡遍及半個中國。我們牢記:“一切為了農業,一切為了農民”的宗旨,進行基層跟蹤服務和田間調查,受到廣大棉農的好評。二是技術跟著農村跑,做報告,放電影,送資料。一年四季服務人員都是奔波在第一線。三是熱線連著棉農的心,信息傳遞及時又周到。各大區經理和所有專家、技術員的電話對外都是公開的,而且是24小時開機,不論是種子的問題、技術的問題,有問必答。
鑫秋種業每年拿出巨資回報和酬謝棉農朋友,幫助了1000戶貧困農戶脫貧致富,貧困農戶人均增收500元以上。近年我們企業累計資助“三農”資金500多萬元,增加經濟效益10億元以上。 (攝影 董志翔)
企業榮譽:
山東鑫秋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育、繁、推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資產已達2億元,累計推廣棉花良種2000萬畝,輻射全國10個省市、260個縣市區。該公司先后被評為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省優秀民營科技企業、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其“鑫秋”牌系列棉花良種被授予“中國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