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國研究項目使用天文望遠鏡輔助暗能量相機為銀河系拍照,歷時兩年曝光2.1萬多次,最終捕捉到銀道面33.2億個天體的圖像。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由美國、巴西和英國等國發起的“暗能量巡天”項目研究團隊19日發布數據,展示了使用智利托洛洛山泛美天文臺維克托·布蘭科望遠鏡上的暗能量相機觀測南半球星空的結果。
這是“暗能量巡天”項目2017年以來第二次發布數據。兩次發布的數據涵蓋了6.5%的夜空,跨越130度。
照片中清晰捕捉到的分布在銀河系銀道面的眾多星體,還有塵埃、氣體和一些遙遠的小星系,有助于天文學家繪制銀河系的3D地圖。
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天文學負責人德布拉·費舍爾說,這是了不起的技術“壯舉”,好似為30億人拍合影,而其中每個人都可識別。未來數十年內,天文學家可以好好研究這些天體。
銀河系有數千億天體。銀道面是銀河系內絕大部分恒星所在區域形成的盤狀平面,觀測這里的天體并不容易。一方面,分布在這里的塵埃會吸收星光并遮蔽暗淡星體發出的光。另一方面,廣泛分布的星云發出的光令天文學家難以測量單個天體的光亮。重疊分布的眾多星體更加大了觀測難度,令人難以分出彼此。
口徑4米的維克托·布蘭科望遠鏡位于海拔2200米高度的泛美天文臺,其配備的暗能量相機是當前最強大的相機之一,擁有5.7億像素,每次曝光能夠以數字方式捕捉到最遠來自80億光年的超過10萬個星系的光。
觀測星空兩年間,暗能量相機對南部天空曝光2.14萬次,產生10萬億字節數據。
暗能量相機以近紅外波段進行觀測,能夠穿透銀道面塵埃觀測星體。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特殊的數據處理方法,減輕星云對觀測造成的影響,并有助于區分被觀測星體及其背景。
主要研究人員、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安德魯·賽義賈里說,這項研究的成功之處在于,即使觀測銀河系中星體密布的區域,也能夠區分看起來重疊分布的不同個體。這樣一來,研究人員利用同一部相機可觀測到更多天體。
美國雜志《天體物理學雜志補充刊》19日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分享了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