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3月8日電(記者于也童)9日是世界腎臟日。一些腎臟病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大部分人很少會感到腎臟不適,因此,腎臟病往往呈現患病率高、知曉率低的特點。身體出現什么樣的異常是腎臟在“報警”,如何更好養腎、護腎?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專家,就這些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腎臟病有‘沉默的殺手’之稱,由于疾病信號不明顯,人們很容易忽視這個器官,導致不少人發現自己患病時,已經病得較重。”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腎內科主任牛鐵明說,腎臟病也并非完全無跡可尋,她提示,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以下異常時,要考慮是腎臟病釋放的早期信號。
一是泡沫尿增多,尿色加深、發紅;二是夜尿次數增多,尿頻、尿急、尿痛等;三是眼瞼和下肢經常浮腫;四是血壓增高。“如果存在這些情況,建議通過尿常規等檢查進行系統排查。”牛鐵明說。
如何才能科學護腎?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泌尿內科主任王巖表示,定期體檢很重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多飲水,不要憋尿,注意規律作息、不熬夜,適量飲酒。”王巖說。
在飲食上,牛鐵明建議,高血壓患者食物中的食鹽要控制在每日3克左右,最好限于3克以下;已經患有腎臟疾病的人群,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特殊情況要遵醫囑,并選擇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瘦肉等;適當多進食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