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3月22日電(記者岳東興)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22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啟動一個由地球觀測衛星和地面水傳感器組成的網絡,將為該國和全球提供水質監測服務,像“天氣預報”一樣,提供動態更新的水質情況預報。
公報說,該系統將幫助進行更好的水質管理,提供有毒赤潮、徑流污染等有害事件的早期預警。該系統一旦全面運行,將能提供近乎實時的水質情況更新和預報。
澳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首席執行官拉里·馬歇爾說,該系統的獨創性在于將地球觀測與其他科學能力相結合,如現場傳感技術、生態系統建模、工程、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
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將來自地面的水傳感器數據和衛星數據整合到一個中央數據中心。澳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通過分析這些數據,依托人工智能技術為當地水質情況提供預測。
公報介紹,科研人員已在澳設立6個試點,以測試該系統的多種用途。例如,他們在堪培拉一個知名休閑景點的湖中安裝了水傳感器,以監測是否出現有毒藍綠藻大量繁殖的情況。
未來,該系統還將擴展至對河流和海岸的監測,包括對海灣、海岸濕地、水產養殖場、紅樹林和珊瑚礁,特別是大堡礁的監測。
馬歇爾表示,該系統將有廣泛用途,能為飲用水源、游泳休閑、水產養殖、物種保護以及紅樹林區域的水電和碳封存等提供監測和預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