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8月9日發布對外投資審查行政令,限制美方對中國高科技領域投資。國際觀察人士認為,美方行為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將損害中美兩國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
美國政府對外投資審查行政令醞釀已久,早就引發美國工商界人士的擔憂。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7月發表聲明說,相關限制措施將削弱美國半導體行業競爭力,擾亂供應鏈,造成嚴重的市場不確定性。
英特爾、高通、英偉達三家芯片巨頭的首席執行官上月與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會面,反對進一步采取對華限制措施。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中國市場不可代替,退出中國市場不是一個可行選項。
去年10月,美國在半導體制造等領域對華升級出口管制措施,此后美國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對華出口出現滑坡。美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泛林集團、科磊公司、應用材料公司預計,受相關出口限制措施影響,這三家公司2023年銷售額可能將分別減少6億至25億美元。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盧卡·戴維·奧普羅莫拉認為,美國限制對華貿易和投資是“危險的”。限制措施加大了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難度,美國企業將難以深入了解中國市場或獲得在中國市場運營的經驗,這將影響美國企業競爭力及增長前景。
《經濟學人》刊載美國塔夫茨大學副教授克里斯·米勒的文章指出,在“去風險”名義下,美國一方面繼續出臺針對中國的技術和投資限制措施,一方面又和中國展開高層對話并希望保持貿易往來,“這種做法不可能奏效”。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的限制措施只會倒逼中國技術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政治學副教授維克托·史告訴新華社記者,美國的限制措施將促進中國本土半導體企業發展壯大,因為中國企業將轉而購買本土芯片,使本土企業獲得更大市場份額。 (據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