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加美邊境以北幾百公里處的拉龍日小鎮擁有迷人的湖光山色,怎么看都跟血腥和暴力沾不上邊。
然而,這里現在卻是加拿大槍支犯罪率最高的地方。
僅在最近幾個月,當地警方就在這個只有7000人的小鎮繳獲了50多支步槍和手槍。
“有很多不該擁有槍支的人有了槍……這對我們這樣的小社區來說很可怕,很多老人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在早上或晚上出門散步了。”當地居民如是告訴記者。
△彭博社報道截圖
槍從何來?
這就得說說美國這個近鄰多年來的“努力”了。
“很不幸,我們越來越像美國了”
彭博社日前發表長篇報道,詳細揭露了美國槍支大量流入加拿大造成的致命惡果。
據統計,近20年來,加拿大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半自動手槍和步槍數量激增,從2003年的6205支飆升至2022年的6.6萬多支,增長了近十倍。
△彭博社圖表
按人均計算,加拿大已經成為美國速射武器的最大海外買家,在發達國家中人均擁槍數量僅次于美國。
更多的槍支帶來了更多的槍擊事件。伴隨著美國槍支的大量流入,加拿大的槍擊案數量從2003年的219起猛增到2022年的2123起,增幅高達869%。
△彭博社圖表
根據彭博社對加拿大全國犯罪數據的分析,拉龍日小鎮所在的薩斯喀徹溫省犯罪率上升最快,自2003年以來已增加了35倍。
△彭博社圖表:隨著美國槍支加快流入,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槍擊事件從2003年的7起增加到2022年的300多起。
對于控槍,加拿大原本比美國重視得多。截至1995年,加拿大對槍支的登記要求已擴大至所有類型的長槍。
然而彭博社的報道指出,“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式的政治”改變了加拿大的槍支文化。
2012年,時任加拿大總理哈珀廢除了長槍登記制度,并下令銷毀了560萬份長槍登記記錄,導致該國警察部門至今難以有效追蹤犯罪槍支。
△彭博社報道截圖
隨著美國的NRA等槍支利益集團通過煽動反控槍情緒以刺激市場,各種槍支源源不斷地流入加拿大。與此同時,美國槍企還得到了美政府的支持,利用美商務部和駐外使館招募買家。
用加拿大槍支控制聯盟聯合創始人、多倫多大學教授溫迪·庫基爾的話說:“25年前,當看到槍支暴力肆虐美國時,我們會搖搖頭想‘他們也許會看到這里有多安全,然后變得像我們’。但很不幸,我們已經變得越來越像他們了。”
△彭博社報道截圖(圖為加拿大擁槍支持者在首都渥太華的國會大廈外示威反對政府控槍)
從“流行病”到“傳染病”
加拿大這樣的西方發達國家尚且難逃美國的槍禍,何況更多的發展中國家。
事實上,美國的槍支暴力問題早已不只是美國自己久治不愈的“流行病”,還成了禍亂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傳染病”。
而離美國較近的美洲國家,堪稱美國槍支輸出的重災區。
據英國《衛報》披露,從美國流出的槍支已使整個西半球成為世界上最血腥的地區。在全球50個兇殺率最高的城市中,有47個城市位于美洲。
△《衛報》報道截圖
在今年5月舉行的加勒比國家安全會議上,多國領導人指出,高性能軍用武器的可及性助長了當地幫派暴力活動,而這些武器主要來自美國。
與會各方強調,美國政府應采取切實措施,阻止槍支流入加勒比地區。
△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截圖
但這樣的呼吁無異于與虎謀皮。
就像美國國內難有控槍措施一樣,美國槍企加大對外輸出槍支的背后,同樣有美國政商勾結的影子。
美國曾于1994年出臺攻擊性武器禁令,但其有效期僅十年。在其2004年失效后,美國槍支生產商隨即“滿血復活”,并伙同槍支游說團體不斷輸出“美式槍支文化”,鼓吹對抗暴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自己有槍”。
與此同時,美國政商兩界大唱雙簧,為槍支外銷積極開路。
△美國“攔截”新聞網:2020年,特朗普政府推出了簡化槍支出口審批程序,將部分槍支的出口監管權由美國國務院移交給美國商務部。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曾直言,由商務部管理槍支出口受到的監管“更為靈活”。
與國際社會近年來不斷呼吁加強控槍國際合作背道而馳的是,美國作為全球頭號武器出口國,不僅長期拒絕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所附的《槍支議定書》,甚至在2019年公然撤銷了對《武器貿易條約》的簽署。
在這一系列“努力”下,美國槍企自攻擊性武器禁令2004年失效以來出口到海外的槍支數量不斷增加,截至2022年已達370萬支。
△彭博社圖表:2005-2022年美國半自動槍支累計出口量
對此,彭博社創始人布隆伯格最新撰文痛批:美國的槍支輸出是“兩黨共同的暴行”。
文章指出,槍支外流在給美國槍企帶來巨額利潤的同時,卻在整個拉美地區造成了混亂。從墨西哥到中美洲再到更遠的地方,各國都在遭受美國槍支流入之苦。
“事實上,解決這一問題并不需要新的立法,美國已有法律要求政府實行相關出口管制,但無論特朗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都公然藐視民意。這只能說明一點:懼怕槍支游說團體而聽從其擺布的美國政客太多了。”
△彭博社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王紅嶺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