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微特稿】德國研究人員在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金星白晝面直接觀測到原子氧的存在,而先前只是通過研究金星大氣層中的一些分子等手段間接推斷金星白晝面存在原子氧。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8日報道,先前有研究人員在金星黑夜面觀測到原子氧的存在,并推測白晝面也存在原子氧。
2021年11月,德國航空航天中心、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和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平流層紅外觀測設備觀測到金星白晝面存在原子氧。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
研究人員說,金星大氣層中有兩股強勁氣流。在距離金星表面大約70公里以下的氣流層中,吹著與金星自轉方向相反的颶風一樣的風;在120公里以上的氣流層中,則吹著方向相反的強風。原子氧就存在于這兩個氣流層之間。金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太陽紫外線輻射下分解出原子氧和其他化學物質。一些原子氧被風吹到黑夜面。
白晝面的原子氧溫度約為零下120攝氏度,黑夜面的原子氧溫度約為零下160攝氏度。
金星因質量和體積等與地球類似,被稱作地球“姐妹星”。不過,金星表面環境和大氣狀況與地球截然不同。
“金星不宜居,至少不適合我們地球上的生物。”論文第一作者、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物理學家海因茨-威廉·胡貝爾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