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由美國西北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對衛(wèi)星圖像和歷史航空照片檔案分析發(fā)現,因全球變暖,過去20年格陵蘭島外圍冰川退縮速度較上世紀已經翻倍。
為分析格陵蘭島冰川退縮規(guī)模,該研究團隊結合衛(wèi)星圖像與格陵蘭島海岸線的歷史航空照片,統(tǒng)計出從1890年到2022年1000多條格陵蘭島外圍冰川的長度變化。結果顯示,本世紀以來這些冰川退縮的速度是20世紀的兩倍。相關論文已發(fā)表在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月刊上。
雖然氣候變化對格陵蘭島的影響已得到比較充分的研究,但大多數過往研究關注的是格陵蘭島冰蓋,格陵蘭島外圍冰川面積的波動則缺乏觀測數據。這項最新研究得益于對衛(wèi)星圖像的大量分析和對數千張歷史航空照片的數字化,其中一些照片是在格陵蘭島早期測繪探險期間從飛機上拍攝的。
此外,研究人員還利用定位冰川終磧的方法追蹤更早的冰川范圍。冰川在變大然后退縮時會留下終磧,即冰川輸送的沉積物,通常以長山脊的形式出現。通過定位這些終磧,研究人員就能繪制出較飛行員們20世紀30年代初在空中拍攝的首批照片更早的冰川范圍。
數據顯示,以20世紀末的圖像為基線,過去20年里格陵蘭島南部的冰川長度平均減少了18%,其他地區(qū)的冰川長度則減少了5%至10%。研究人員表示,外圍冰川僅占格陵蘭島被冰覆蓋總面積的4%左右,但卻占該島目前冰損失量的14%。
研究人員呼吁,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需要更好地了解這些融化的冰川將會如何影響海平面上升和人類可靠的淡水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