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漫步在廈門,都是風景。
“火紅繁茂的鳳凰木、一飛沖天的白鷺鳥,都是這座城市開拓進取、敢拼會贏精神的象征。”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曾在廈門任職的習近平總書記回首往昔歲月,深情講述廈門故事。他稱贊廈門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廈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
1985年,習近平從河北正定南下履新,擔任廈門市副市長。任職期間,他牽頭編制《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首次將“生態環境問題”設專章列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這不僅在廈門是史無前例,在全國也開了先河。
當時,一系列“首創”“首提”之舉在廈門開花結果,一系列先導性、基礎性工作為廈門夯基壘臺,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早期生動實踐,化作今日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源頭活水。
萬石山的“癩痢頭”治好了
1985年,鷺島冬日,乍寒還暖。
在萬石山風景區,有些地方挖沙取土、開山取石,山峰變成了“癩痢頭”,環境破壞嚴重。
對此,廈門市人大代表不僅指責亂砍濫伐亂采者,也指出政府管理不力。
△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的鼓浪嶼“八卦樓”一帶今昔對比
“人大監督,讓我們看到政府工作中的疏漏,我們要以此作為開創廈門城建、環保工作新局面的一個新起點,統一領導,層層建立責任制。”
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的習近平要求城管、規劃等部門深入現場勘查,摸清全市情況,研究對策。“先封閉全島沙場和違章采石區,城管辦派宣傳車上山下鄉宣傳,公安、城管、城建監察大隊出動主要力量,巡邏檢查執勤。”“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出詳細的而不是籠統的實施細則,然后張榜公布,讓大家都知道。”
對于具體實施舉措,習近平從全局高度提出要求——
“島內開采問題,能不能開,開多大,什么地方開、開采方式、保護措施這些問題由有關專家組成一個小組,進行勘查審核,提出方案,報人大審議。總的原則是:對于島內要采取最大限度的保護,對于島外、郊縣,也要加強管理、規劃和審批。”
自此,相關部門嚴格落實采石挖沙制度,嚴厲打擊非法盜采行為,一場自然資源環境保衛戰席卷全市,私挖亂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站位高遠,言辭誠懇,習近平同志不僅流露出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而且觀點鮮明,很有說服力,讓大家更加明確了環境保護的態度。”時任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祖義曾回憶說。
△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重要組成部分廈門園林植物園熱門景點“雨林世界”。
久久為功,一脈相承。
在2018年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如今,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現行法律達到30余部,初步形成覆蓋全面、務實管用、嚴格嚴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筼筜湖的“高顏值”來之不易
筼筜湖猶如鑲嵌在廈門島中央的一顆綠色明珠,是如今“高顏值”廈門的金名片。
然而,曾經的筼筜湖卻并非如此。
20世紀70年代,由于修堤圍海造田,筼筜湖變成近乎封閉的內湖。湖周圍冒出大大小小100多家企業,全市近半的工業和生活廢水都往湖里排。垃圾遍地、蚊蠅滋生、污水橫流、魚蝦絕跡,周邊百姓叫苦不迭。
“筼筜湖何時不再黑臭?”市民群眾關于治理筼筜湖的呼聲,習近平感同身受。
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逐漸顯露,治理筼筜湖成為擺在廈門市面前的一道發展課題。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壞來進行另一方面的建設?我自己認為是很清楚的,廈門是不能以這種代價來換取其他方面的發展。”習近平話語鏗鏘。
△筼筜湖治理前資料圖
1988年3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關于加強筼筜湖綜合治理專題會議,打響了廈門整治環境污染的一場大硬仗。
針對治湖資金難題,會議明確“市財政今明兩年每年撥1000萬元”,占當時廈門市基本建設支出的近10%。持續的財政投入,為筼筜湖的蝶變奠定了資金基礎,也對是否要以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這一問題給出了明確答案。
落實習近平提出的治湖方針,湖區整治漸入佳境:
1990年6月底,納潮入湖搞活水體工程建成。
1992年6月,投資1.1億元的筼筜湖一期整治工程完工。
2005年,廈門投入近8000萬元專款,啟動了廈門有史以來對筼筜湖最徹底、規模最大的一次整治行動。
2018年9月,筼筜湖被提升為廈門唯一的市級湖泊。
............
△1月24日,廈門筼筜湖白鷺洲公園及周邊城市景觀。
筼筜回響,馳而不息。
30多年來,作為廈門環境整治的重點工程,筼筜湖歷經5期大規模整治。曾經的臭水湖,蝶變為如今碧波蕩漾、白鷺翱翔、繁花似錦的“城市綠肺”和“城市會客廳”。昔日消失在城市變遷中的“筼筜漁火”,幻化成今日更加璀璨耀眼的廈門新景——“筼筜夜色”。
筼筜湖綜合治理,不僅體現出廈門生態環境之變,更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重要發端,也是中國在探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上走出的關鍵一步。
軍營村的綠色致富路
軍營村是廈門海拔最高的一個偏遠行政村,曾經從山腳下沿土路要拐幾百個彎才能上到村口。如今,村里已經通上了公路。
20世紀80年代,為了發展茶產業,村民們將山上的森林砍伐殆盡,生態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如此竭澤而漁,村民人均年收入僅有200余元。
軍營村命運的轉折性變化,發生在1986年。這年4月,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輾轉來到這個偏遠貧困的山村。
因為土壤和氣候適宜,軍營村有種茶的傳統。對于種果,村民們沒有經驗。當年,習近平給出種柿子的建議,還聯系相關部門提供了一批優質樹苗和扶貧資金。漸漸地,軍營村的山坡成了柿子林;山間平地種植茶葉的面積也顯著提高,到1997年超過了2800畝。
1997年7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又一次來到軍營村。看到除了茶園和柿子林,其他的山頭光禿禿的,習近平進一步提出:“多種茶、種果,也別忘了森林綠化,要做到山下開發,山上‘戴帽’。”
△軍營村茶農在茶園采茶。
有了繼續發展的方向,軍營村大踏步邁開了種茶、種樹的步伐,兩條腿走路、越走越快。
山上,植樹造林搞綠化。山下,建設了加工廠,茶葉從種植、采摘,到炒制、加工,再到包裝、運輸,都可以在村里完成。
堅持綠化荒山和發展茶業兩手抓,軍營村實現了山上樹綠、山下茶綠,生態和產業齊發展、互促進。樹在山頂下雨吸水、干旱出水,鞏固和涵養水土,這樣一來,山間的茶也長得更好。茶在山間平地覆蓋裸露地表,既豐富植被、促進生態平衡,又固碳凈化空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軍營村跟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走上了綠色致富路。”軍營村黨總支書記高泉偉感慨道。
軍營村現有4100畝生態林,群山環繞,滿眼皆翠,山里還出現了野兔、野雞。森林加茶園,每年能固碳超過1600噸,碳票交易累計讓村集體增收近10萬元,綠色資源給百姓帶來了真金白銀。
軍營村成為廈門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案例,見證了發展理念之變、發展方式之變。
△軍營村七彩池美景
東海之濱,逐浪千里。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期間,對廈門生態環境給予高度肯定。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藍圖,廈門始終堅持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治理環境與改善民生并舉,成為美麗中國的一個窗口。
監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興來
執筆丨欒熙彥
視覺丨江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