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懷貴 通訊員 冬梅 曉敏 俊亭 祝賓
??? 城區污水處理是很多縣城所頭疼的問題,它不光讓百姓聞著刺鼻,也讓城市形象刺眼。陵縣在“地上”(污水處理廠)和“地下”(污水管網)下足功夫,城區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不斷提升,將徹底實現城區雨污分流。
污水處理后可以養魚
??? 在陵縣縣城東北角,源源不斷的污水來到這個廠區,流經一個個富含微生物的池子和一套套先進的設備,最終變成干凈的清水流出去,流進河道,滋養了一群活潑的魚兒。這里是陵縣第一污水處理廠。
??? 陵縣第一污水處理廠始建于2000年,是全市第一家污水處理廠,當時主要處理城區生活污水和僅有的幾個企業的生產污水,處理量很小,它的發展歷程見證了該縣治污力度和治污能力的提升節奏。2005年,污水處理廠投資500萬元迎來了第一次提檔升級:引進了脫磷除氮工藝,提高了出水水質和出水穩定性。2008年又投資1000萬元進行了第二次提檔升級: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紫外消毒設施和污泥回流設施,出水水質達到了國家污水排放標準一級D標準。
??? 到了2010年,污水處理廠進入市場化運作模式,由光大水務以TOT形式接收運營,并改稱為第一污水處理廠,專門處理城區生活污水,企業生產產生的污水則由光大水務新建的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術業有專攻”的第一污水處理廠在2013年實現了第三次提檔升級:投資1400萬元,更新曝氣生物濾池設備,增加了調節池和二次沉淀池設施,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現在,處理過的污水可以直接用來養魚了!”陵縣污水處理管理處主任張書廣說。
7年鋪了120公里污水管網
??? 相對于污水處理廠,作為污水處理配套設施,縣城污水管網的建設卻相對滯后。由于管網不健全,城區生活污水全部直接排進河道,再經泵站抽送至第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不僅污水收集率低,而且污染了環境。
??? 顏城河原是陵縣縣城“臭”名昭著的一條河,它南起陵州路、北至中興路,全長650米,沿河有縣人民醫院、三泉中學、居民區等人員聚集區,長久以來,生活污水直接排進河里,顏城河逐漸成了一條臭河,附近居民深受其害。近日,記者再來到顏城河時,發現河水清亮了,也沒有臭味了,而且還有施工人員正在對河兩岸進行景觀改造。“這條河原有20多個排污口,現在全封死了,附近居民、單位的生活污水全部通過污水管網流進第一污水處理廠了。”陵縣污水處理管理處副主任田兆龍介紹。
??? 從臭水河到景觀河,顏城河的“大換顏”是陵縣實施污水處理的一個縮影。2007年至2013年,七年時間,陵縣共鋪設污水管網120公里,城區80%以上的主干道實現了污水管網覆蓋。居民的生活污水不再排進河道,而是有了專用通道,從 “污水-河道-污水處理廠”到“污水-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這一路徑的變化,把污水從河道轉移到地下,把一條條干凈清亮的河流還給了城市。據了解,陵縣城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8%,居全市第一。
雨污分流并非一“鋪”而就
“要想徹底實現雨污分流,不僅要鋪設管網,還要從源頭上實現雨污分流。”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廉星河說。
??? 世紀家園小區是陵縣早期建設的小區之一,該小區的設計建設沒有雨污分流,也就是雨水、污水共用一套管道,最終一同排進河道。如果直接把小區排出來的雨污混流水引入污水管網,那么勢必會加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負擔,更重要的是,如果趕上降雨量驟增,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網會造成排水不及時,嚴重的會造成水淹小區的后果。
??? 廉星河所說的“從源頭上實現雨污分流”,指的就是這些沒有雨污分流的小區或者單位,要先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再將污水接入污水管網。“改造比新建還要費力耗財,這都是規劃設計不科學‘惹的禍’。現在,新建的小區和新修道路全部按照雨污分流設計建設。”廉星河介紹,從今年開始到2016年,將再投資4263萬元,鋪設污水管網22公里;投資1638萬元,鋪設雨水管網29公里,在進一步完善城區污水管網建設的基礎上,徹底實現整個城區雨污分流。
記者手記;
水清了環境好了居民幸福指數提高了
??? 記者采訪中,很多市民在談及縣城一些河道的過去時,大多表情夸張,仿佛還能聞到過去的河道臭味。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干凈的景觀河。生活在縣城的人看到了身邊生活環境的變化。“雨污分流”是一項實在的惠民工程,出發點是改造縣域居民的生活環境,落腳點也是居民的生活環境,同時這也是把李克強總理“吸引”到陵縣調研這一項目改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