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幫潤一可(右)收集塑料瓶
“一可,給你瓶子。”如今,在德州學院中專部很多學生從不將礦泉水瓶、飲料瓶扔進垃圾桶,而是給了同學潤一可。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撿拾礦泉水瓶不是為了自己賣錢,而是為了幫助一位八旬拾荒老人。
潤一可是德州學院2016級護理13班助產專業的學生,個頭不高的她舉手投足間都透著禮貌文靜。一條洞洞褲和她16歲的衣著特點十分相符,卻很難與她撿塑料瓶的舉動聯系起來。
莫名舉動 “怪女孩”天天撿礦泉水瓶
2001年出生的潤一可是寧津人,爺爺、奶奶和媽媽都是醫護人員,深受家世影響的她也在2016年考取了德州學院中專部助產專業。
入學后,同學們發現潤一可是一個奇怪的女生。因為性格開朗,穿著時尚的她竟然天天在校園撿礦泉水瓶。每次上完課,同學們都起身離開教室,她卻留到最后把同學們放在課桌上、扔進垃圾桶的各種飲料瓶收集起來,帶回宿舍存在袋子里,卻從沒見過她賣掉這些瓶子。“有一次晚自習,我看到她旁邊的桌洞內放滿了塑料瓶,還以為是學生沒有認真打掃衛生,其他學生告訴我是潤一可收集的,當時確實感到很奇怪。”潤一可的班主任吳艷說。
看潤一可的穿著打扮并不像家庭困難的孩子,而她的家庭經濟狀況還算不錯,無需她撿垃圾賣錢賺學費,她的舉動讓很多老師和同學想不明白。甚至有一次放假回家,舍友曹芮看到潤一可收拾行李箱,里面只有很少幾件衣服, 的空間都是壓扁2/3的塑料瓶子。“她帶這些瓶子回家干嗎?”舍友都非常奇怪。
真相大白 救助八旬拾荒老人獲點贊
“我要把這些瓶子帶回家,給在我們小區拾荒的一位84歲的老爺爺。”對于潤一可奇怪的舉動,宿舍的姐妹首先發現了她箱子里的秘密。
今年春季的一個周末,潤一可放假回家,在小區里看見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在翻垃圾桶,老人甚至還從垃圾桶中揀食物吃。看到這一幕,潤一可心里酸酸的,她立馬收拾了家里一些可賣掉的廢品,拿著送給了老人。
從那之后,潤一可經常把家里的廢品送給老人,回到學校見同學扔掉的瓶子,也撿回去帶給老人。慢慢地,潤一可了解到,老人已84歲,就在附近的村子住。“我怕直接給老人錢他不要,一個個小小的塑料瓶并不值錢,但是我覺得這是我唯一能為他做的。”潤一可每次提起那位老人,眼睛總會紅紅的。“我知道她撿瓶子的原因后,非常感動。像她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舉動,讓我們很多人自愧不如。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向她學習,這種正能量應該讓更多的同學一起傳遞。”吳艷說,潤一可撿起的不是一個個塑料瓶子,而是一份份愛心,她的愛心小舉動天天堅持不容易,這種善意值得倡導和支持。
愛心傳遞 同學逐漸加入撿瓶隊伍
潤一可的“暖心事”在校園感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她的愛心一傳十、十傳百,同學們都默默地主動加入到這個行動中來,其他班級的同學還會把瓶子悄悄地放到潤一可的抽屜里。每周放假的時候,宿舍的姐妹也都幫著她收拾一周撿來的瓶子,讓她帶回去給那位老爺爺。“她不僅是一個有愛心的姑娘,還多才多藝,唱歌、乒乓球樣樣出色,還是班里的學習委員,我算是撿到一個‘寶’。”說起潤一可,吳艷有說不完的贊揚話。
樂于助人、多才多藝、學習好……這是很多同學對潤一可的評價。演講比賽感人至深拿下一等獎;學校演出,一首蒙古歌曲《夢中的額吉》震撼了全場;她甚至帶著錘頭、鉗子等各種工具上學,宿舍門、床有小問題,她都能應付自如。從小學乒乓球的潤一可,寒暑假回家還是“小教練”,要帶學生。“我生活中感到最幸福、最樂意做的事,就是把心中的這份愛傳遞出去。”潤一可希望這份愛心,能像接力棒一樣永遠地傳遞下去,影響更多的人去關心別人、溫暖社會。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向林 攝影 周建新 通訊員 閆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