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侯長舟徐麗華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自2020年8月份,我區獲批“全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強化組織保障,壓實工作責任,明確任務要點,以小城鎮為切入點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糜鎮作為我區次中心和全國重點鎮,近年來始終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方針,城鄉融合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全鎮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就,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鄉融合實現美麗宜居
近年來,糜鎮融合發展了22個村莊2萬余人,總投資近20億元,新型城鎮累計完成建筑面積100萬平,總占地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
投資5億元用于教育事業,全鎮7個小學全部重新規劃建設新校區,完成教育改薄;唯一一所在鄉鎮設立的區第八中學于2018年建設完成并實現招生入學,現有學生1200余人;中心幼兒園、張寨民族幼兒園按照省標進行高標準規劃建設;糜鎮祥龍高級中學已于去年9月份完成招生開課,實現了群眾家門口入學,從幼兒園到高中一貫制教育。引領全國醫共體改革的糜鎮衛生院,現已改名為陵城區第一醫院,門診樓已投入使用,并注入資金3000萬元,聘請專家,購置先進醫療設備,今年,又計劃投資1億元建設1棟病房樓和1處精神衛生中心,屆時,該醫院將成為首個在鄉鎮上建設的二甲醫院。同時,基礎設施建設愈發完善,面積近2萬平的社區廣場、5家大型購物超市、五警合一綜合體、陸鄉文化公園、2個濕地公園等等,讓社區群眾享受到像城市居民一樣的溫暖舒適、環境優美、市政設施齊全的生活。
組織聯合實現要素共通
早在2012年糜鎮就有了組織聯合的雛形,為了解決“選人難”“資源少”“發展慢”的難題,率先組織11個村成立了吉祥社區黨總支,形成責任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匯聚黨建引領合力,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
近年來,糜鎮進一步以組織聯合為抓手,實現了土地、人才、資源等要素的全面互聯共通,打開了鄉村振興的突破口。 2020年,11個村的村集體收入突破200萬元。截至目前,有16個村黨支部加入了吉祥社區黨總支,全鎮共成立黨總支14個。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糜鎮通過組織聯合共建,打破區域壁壘,以先進帶后進,用強村幫弱村,逐步實現區域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
土地整合實現解放勞動力
2020年,糜鎮92家合作社流轉3萬畝耕地與眾多央企國企達成合作,推廣種植糯玉米1萬畝、優質麥1.5萬畝,辣椒5000畝。開展特色種植,流轉3000畝蔬菜大棚發展葡萄、西紅柿等訂單農業,村集體與群眾收入大幅增加。
有了土地整合的機緣,也踴躍出了許多種糧大戶,截至目前,糜鎮共有249家新型經營主體,流轉了全鎮80%以上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解決了“誰來種”的問題。同時,糜鎮積極對接中化集團、智科農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實行統一管理,通過現代化機械作業,推動鄉村資源整合,提高土地效能,解決了“怎樣種”的農業難題。“合則強,孤則弱”。適度規模經營,使種地更簡單,土地更增效,農民更幸福,使糜鎮的鄉村振興生機勃發。
產業聚合實現抱團發展
糜鎮工業園區、正邦養殖產業園、綠通智慧農業產業園、雄安外遷產業園、小微企業創業園,一座座現代化產業園拔地而起,集群發展,抱團取火,奏響鄉村創新創業的最強音。全國500強正邦集團、中化集團、北控集團等一批“國字號”企業相繼落戶糜鎮,項目涉及新能源、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部經濟等多種業態,總投資超20億元,此外,全鎮近年來簽約、續建開工項目49個,總投資60億元,其中,新引進京津冀產業轉移項目8個,雄安新區外遷項目12個。
布局區域化、產業園區化、企業集群化、產品品牌化,已成為糜鎮經濟發展的明顯趨勢。依托這些產業村民就近務工,離地不失業,工業園區內中化集團等56家企業,農業園區的3000畝標準化大棚,共為群眾提供近萬個工作崗位。星光因聚合而閃耀,產業因聚合而旺盛。糜鎮在發展各產業的同時,注重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比如,為解決秸稈利用問題,糜鎮將用秸稈串起循環產業鏈,變廢為寶,打造從秸稈回收、飼料加工、奶牛養殖、屠宰加工、有機肥加工等生態循環產業鏈。
我區正大步走在新型城鎮化暨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上,蹄疾而步穩,我們滿懷信心——聚力打造“實力、活力、魅力、奮進”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