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樂陵小棗榮登“2023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位列全國紅棗類品牌第三——
33.07億元品牌價值是怎樣煉成的
游客在采摘小棗
黑化棗衍生品試產
嫁接小棗新品種
檢驗小棗黑化產業鏈產品
累累碩果掛枝頭
棗農晾曬小棗
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胥愛珍 通訊員賈鵬 張俊秀
8月23日,由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等單位聯合開展的“2023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在云南發布。全國1097個區域公用品牌參評,116個品牌上榜,樂陵小棗以33.07億元的區域公用品牌價值,位居山西大荔冬棗、新疆若羌紅棗之后,為全國紅棗類品牌第三。
樂陵小棗產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樂陵是中國金絲小棗之鄉,也是國家劃定的金絲小棗標準化示范區。經歷了歲月洗禮的“樂陵小棗”,究竟是如何在眾多果品中“脫穎而出”榮登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的?樂陵小棗的品牌之光,又是如何持續打造的?
堅守初心 始于資源保護,終于品種培優
金絲小棗即將進入成熟期,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中堂每隔幾天就來到位于樂陵市南部生態區的優質金絲棗(4號)科技示范基地,察看紅棗長勢,提醒管理人員預防裂果。
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紅棗產量從1996年以來持續增長,2020年達773.1萬噸;2021年,國內整體紅棗產量小幅度下降至740.2萬噸,主要受新疆主產區遭遇極端天氣導致較大幅度減產;2022年,中國紅棗產量回升至747.2萬噸。王中堂認為,受全國市場和行業的影響,樂陵的金絲小棗產量波動曲線雖基本和其他區域一致,但在保護棗樹資源的力度上,樂陵卻始終在加大。“作為金絲小棗的主產區,樂陵市非常重視金絲小棗產業的發展,也非常珍惜金絲小棗這個地域品牌。通過實施紅棗產業振興戰略,在保護中發展金絲小棗產業。”
樂陵市委、市政府把棗產業振興擺在突出位置,一手抓資源保護一手抓產業發展,為樂陵金絲小棗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種子是果業發展的‘芯片’,我們通過建設國家棗樹良種基地,保護棗樹種質資源。”樂陵市政協副主席、市林業局局長李妍介紹,樂陵市國家棗樹良種基地總面積960畝,包括綜合試驗區、種質資源保存區、良種繁育區和新品種推廣園,是2019年5月國家林草局命名的第二批全國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山東省農科院審批的棗試驗站示范基地,肩負著小棗選種育種、種質資源保存、栽培技術推廣、品種對比實驗等職責。該基地是國家批復的山東省唯一重點經濟林木良種基地,也是農業農村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棗試驗基地。目前,綜合試驗區引進選育全國優質小棗品種403個,種質資源保存區保存棗樹品種596個。
樂陵市國家棗樹良種基地運用智能化水肥、矮化密植、起壟覆膜、防雨防蟲棚、物聯網、有機栽培等現代化管理與種植,建成集棗樹高效生產、良種選育與技術推廣為一體的現代化棗樹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為樂陵市及山東棗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圍繞基地建設,樂陵市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合作成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樂陵)金絲小棗產業技術研究院,為樂陵小棗提質增效提供技術支撐。已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近50人,逐步推廣已選育成功的金絲4號、樂金4號、圓鈴1號和2號等紅棗新品種。開展多形式的新型棗農技能培訓,培育500余名熟練掌握棗樹種植管理技術的鄉土專家,及時解決棗農各類問題。
在李妍看來,千年萬畝棗林是金絲小棗之鄉寶貴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守護好這篇棗林,就是守住了樂陵小棗的“根”。圍繞保護好千年萬畝棗林,樂陵市創新工作方式,探索實施了管護資金市場化、管護體系網格化、管護流程專業化、管護監督社會化、管護效益多元化的“五化”管護工作法。目前,全市有5個古樹群,100年以上古棗樹1.43萬株,實現了“林有人管,樹有人護”管護格局。2015年,“樂陵小棗”獲評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
發展之道 提升品質掘金產業“藍海”
8月22日,暑熱未盡,樂陵市朱集鎮的萬畝棗林里,棗樹披上了深綠色的盛裝,葉片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油亮,掛滿枝頭的金絲小棗有的青中泛白、有的白中泛紅,洋溢著一種成熟與生機并存的獨特韻味。
在淡淡的青棗香中,樂陵市同創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之軍和管護員們忙著清理樹下的雜草,為20多天以后的收獲做準備。“今年的棗樹掛果不錯,希望是個豐收年。”周之軍滿懷期待地說。
作為土生土長的朱集人,53歲的周之軍在棗林里長大,見證了樂陵金絲小棗的興衰。“樂陵金絲小棗的種植高峰期面積達30萬畝,經歷了自然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的雙重考驗,樂陵金絲小棗依然是一塊區域‘金招牌’。”他說。
紅棗是我國傳統滋補佳品,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紅棗消費需求旺盛,借著互聯網的“東風”,棗類制品銷量迅猛增長,已位居農產品銷量單品排行的榜首,有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紅棗需求量達到758.08萬噸。紅棗需求量的增長,對紅棗種植業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倒逼棗產品加工企業不斷更新產品、轉型升級。
在提升紅棗及相關產品品質方面,樂陵市依靠的是科技加持。
種植方面,樂陵市成立26個棗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合作聯社,對棗樹進行統一集中管理服務,提供農資配送、農藥噴灑、飛防作業等配套服務,推進棗樹管理機械化,實現從家庭型向合作社經營的轉變。實施棗樹國企化運營,朱集鎮的9000多畝棗林,由國企統一經營管理,通過集中、科學、規范、完善的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逐步實現“紅棗品種名優化、肥水管理科學化、農藥使用安全化、生產過程規范化”。并發展訂單農業,與本地紅棗企業簽訂紅棗收購協議,確保鮮棗銷售有保障。
在科技的助力下,樂陵金絲小棗衍生產品的開發則實現了“一黑多變”。走進位于樂陵市農高區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中試基地,紅色的小棗變成了黑色,并衍生出黑化棗酒、黑棗醋、黑棗白蘭地等高端產品,產品附加值增加了5倍。
“小棗黑化技術是由山東農業大學黑化紅棗精深加工團隊以黑化紅棗為原料,創新開展的固液綠色分步精準生物發酵技術研究,可以增加小棗的多氨酚和抗氧化物質,該技術運用到新產品中,可使小棗附加值增長5倍。”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仁堂說,山東農業大學與樂陵市農高區開展合作,提出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新思路,開發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金絲小棗產品,形成了以金絲小棗深加工為基礎的新質生產力,實現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轉化,為樂陵市金絲小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活力。
《2024中國果品品牌價值評估報告》分析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需求的轉變,果品這一品類已逐步上升為日常生活的食物必需品、營養品,甚至在一些特殊人群(減肥族、銀發族、高品質生活追求者)中取代了部分主糧的地位,更擁有療愈的消費價值。“在此趨勢之下,果品業仍是一片‘藍海’,這啟示我們,樂陵小棗要重新定義生活價值,發掘未來的持續增長點,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由此實現自我發展、價值提升。”李妍認為。
塑強品牌 三產帶二產促一產
“品牌價值33.07億元,這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樂陵小棗發展的新起點!”說起此次榮登果品品牌價值榜,李妍激動不已,“這充分印證了我們對樂陵小棗的保護措施方向是對的,三產帶二產促一產的成效是明顯的。”
農業生產不是單純的第一產業,更具有社會事業的基礎價值,并可以通過農業生產達到生產、加工、流通、營銷、服務等全產業鏈各環節的相互聯系、互相促進和整體效益。在樂陵,樂陵金絲小棗不僅是一個特色產業,更是傳承了千年的地域文化品牌。樂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棗產業發展,一方面深挖小棗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更注重保護、挖掘它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萬畝棗林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還為人們提供難得的放松、休閑的情緒價值。”李妍說,從1989年起,樂陵市就開始舉辦金絲小棗文化旅游節,35年來,一屆接著一屆干,持續接力培育小棗產業,從小棗節到棗博會,從賣小棗到賣品牌、賣旅游、賣文化,小棗種植、加工、文旅產業鏈條一脈相承,紅棗健康食品產業研究、紅棗博物館等一系列圍繞紅棗的研發接連不斷。
依托林地生態資源,樂陵市發揮百棗綱目、匯源果汁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育紅棗加工企業19家,打造2處紅棗交易市場,發展電商、線下門店2200余家,開發十大系列140多種棗制品,推進產業鏈集群化。利用棗林“天然氧吧”優勢,打造醫養結合休閑基地;依托樂陵影視城,建設休閑度假、生態旅游等14個項目,打造“影視+文旅”集聚區。探索“節會/賽會+林業+旅游”,已舉辦12屆棗博會、省公路自行車錦標賽、開桿節、“棗林夜市”等活動,發展棗芽茶、棗林雞、棗花蜜、棗鄉農民畫等文創產品,樂陵小棗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小棗為媒、經濟唱戲、社會受益”的成效明顯。
《2024中國果品品牌價值評估報告》認為,在品牌經濟時代,中國果業亟須以大農業觀為指導,實現補鏈強鏈延鏈,提高果品的商品化程度,促進果品從鮮食產品向休閑食品、健康食品等食品工業化發展轉變,拓展果品從物質產品供給到同時實現精神產品供給的可能,真正實現擴容、提質、增效。
放眼黃河流域,樂陵是唯一擁有萬畝棗林資源的縣域,在生態環境保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品牌既反映了消費者的信任,又是開拓更廣闊市場的一個“利器”。基于自然方面的優勢,當前,樂陵市林業部門正搶抓機遇,充分發揮現有的中國金絲小棗之鄉、特色農產品原產地域保護等城市名片和產業品牌作用,進一步加大對樂陵金絲小棗的保護發展,塑強具有地方特色的果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