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懷,矢志不移;有一種精神,穿越歷史;有一種奮斗,輝映未來。
在新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村”,與我們國家的歷史與現實、精神與物質、夢想與奮斗緊緊聯系在一起,成為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精神符號,成為一個國家追求卓越、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象征。
這個“村”,就是中關村。
新中國建立伊始,這里是京郊的自然村落,只有農舍和菜地。中關村聞名于世,始于1953年中科院研究所的進駐,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在這里奠基。70年間,高等院校在這里落地生根,科研院所在這里抽枝散葉,高新企業在這里迭代升級,中關村成為中國科技資源最為密集、科技條件最為雄厚、科研成果最為豐富的區域,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進入新時代,作為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載體,中關村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
愛國奉獻 干驚天動地偉業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聳立在北四環中關村立交橋的北邊,是我國科技競爭力的新生力量。在納米中心圍墻邊,有一個特殊的紀念碑。科技史專家樊洪業說:“這里,就是中關村建設的起點。”
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1951年11月,中科院在這個當年名為“中官屯”的田野里,勘田定址,開鍬動土,建設科學城中第一棟建筑——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樓,也叫“原子能樓”。1953年大樓建成,被稱為“共和國科學第一樓”。一批學有所成的留學生,唱著“不要猶豫,不要遲疑,回國去,回國去,祖國建設需要你……”從美國、歐洲,沖破阻礙,回到急需人才的祖國。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從這座大樓里走出了7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三強、王淦昌、彭桓武、鄧稼先、于敏、朱光亞和陳芳允。從1955年到1995年,這座大樓里走出了近30位中科院院士,“孵化”出八九個新的核科學研究機構,衍生出龐大的研發機構群。
一位老人告訴記者,當年,錢三強的辦公室就在一樓,彭桓武、鄧稼先、于敏的理論室在三樓,王淦昌的宇宙線室在五樓。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這一帶幾棟簡樸的灰磚樓里,集中了一大批著名科學家。他們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地做著一件又一件上天入海、驚天動地的事,成為新中國現代科學各學科的奠基人。
“最大的心愿,就是國家強起來”,這幾乎是一代科學家群體的心聲。他們以中關村為支點,奮戰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愛國精神、奉獻精神、科學精神、攀登精神,與他們融為一體,也融入“村里人”的血脈,成為中關村最寶貴的精神傳承。
探路先行 立改革開放潮頭
在改革開放的每一次重要探索中,中關村的身影都堅定而耀眼。
科學家下海,40多年前,這是不敢想的事。在中關村,中科院物理所的核物理學家陳春先,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張破桌子、幾把破凳子、七八個人、五六平方米的半間倉庫……1980年10月23日,從“硅谷”考察回來的陳春先,在中科院物理所家屬區的一間倉庫門前,掛上了“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的牌子。在這里,知識可以換財富,工資條之外也能有收入。
吃慣了大鍋飯,這么干行不行?爭議中,陳春先被打上了“科技二道販子”“投機倒把”的標簽。
“如果大學永遠是象牙塔,研究所永遠是不問市場的技術翰林院,它們永遠和工廠老死不相往來,那么科學的春風,就永遠不度玉門關。”對信息時代的提前感知,激發了陳春先另一種“強國夢”,陳春先在破冰路上倔強堅守。
時代決定命運,“科學的春天”帶來春的消息。1983年,中央一錘定音,爭議煙消云散。科技人員下海,自此成潮。
到1987年,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已有相當規模,每天前來采購的人流量最高達到20萬人次,科技企業148家,總銷售額有9億多元,占海淀區社會總收入的37%。
硬幣總有兩面。改革開放初期,野蠻生長的中關村,繁榮與混亂相生相伴。早期市場經濟中存在過不法行為,中關村也是重災區。“取締”“禁止”“清理”之聲甚囂塵上。
眾聲喧嘩中,一篇報道點明時代的方向。
“電子一條街的發展沖擊了舊觀念,沖擊了科技和經濟相脫節的舊體制,探索了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新路子,探索了我國高技術產業起步和發展的新路子,為科技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報》一版刊發《“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報告》,肯定了中關村的做法。
打破圍堵,沖破藩籬,中關村先行一步。同年5月10日,國務院批準成立我國首家國家高新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從這一天開始,中關村正式納入政府發展規劃。以此為標志,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翻開新篇章。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中國,需要連接世界。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將中關村再次推上潮頭,引領中國“觸網”。
“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1995年,北京中關村,一張巨大的廣告牌矗立在白頤路(現中關村大街)南端街角處,廣告牌所指,是中國最早的民營互聯網公司——瀛海威。
而在此前一年,已經在中關村創業10年的柳傳志,成立了聯想微機事業部,我國第一臺萬元以下的286電腦在中關村誕生。
發展互聯網拼的是人才。留學生注冊公司,只需6天半;如果公司被認定為有前途,還會獲得8萬元的“留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公司賺錢了,還能把人民幣全部換成外匯帶走……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政策,讓大批互聯網“海歸”鎖定中關村。
僅2000年春天,中關村新誕生的149家企業里,就有50家網絡公司,這比之前全中國的網絡公司加起來還要多。而在這一年,中國網民的數量,也比1998年的204萬人翻了十倍。新浪、搜狐、百度等一批互聯網公司在中關村發展壯大……
仿佛在一瞬間,中國人邁入了網絡時代。
競技世界 鑄創新創業雄心
新的時代,新的奮斗。中關村永遠有張年輕的臉,創新是它不變的靈魂。
“創業者,就是要做別人想但不敢去做的事情。”85后的印奇,帶著他的初創公司“曠視科技”,選擇了門檻極高的人臉識別。“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之一,沒有這個,人工智能就沒有眼睛。”
信念如種子,甚至能在巖縫中萌生。僅僅3年,“刷臉”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我們的公共安全模式也由于這項技術被重塑,“如果一個逃犯走進有監控攝像頭覆蓋的區域,只要他露臉,一看一個準。”
憑借著核心技術,曠視科技在各項國際人工智能頂級競賽中多次取得佳績,攬獲25項世界技術評測第一。
寒武紀的AI芯片、商湯科技的深度學習超算中心、百度的國內首個深度學習開源平臺……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關村的人工智能企業超過400家,擁有全國過半數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單位和10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關村,這一國內最大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在潤物無聲中改變著我們身處的世界。
創新驅動,本質上就是人才驅動,中關村最核心的競爭力也就在于集聚了各類優秀人才。
2012年,王曉東回到中國,成為中關村一個新兵。由他領銜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和百濟神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誓言為人類研發最好抗癌藥。“在硅谷可以干成的事情,在中關村也能干成。”
2016年,由百濟神州研發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BGB—A317,成為在美國獲準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生物候選藥物。
“經過一代代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努力,中關村逐漸形成了以求真務實、百折不撓、追求卓越、科技報國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創業文化。”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說。
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備、液態金屬、創新藥物……在關鍵技術領域,新一代中關村人用奮斗踐行著科技報國的初心。
數字為證:2018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共申請專利86395件,同比增長17.0%,獲得專利授權53982件,同比增長24.4%,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8624件。專利申請量過百件企業的申請量占示范區近五成,示范區企業共申請PCT專利4596件,占北京市同期PCT專利申請量的70.4%。
恰如當下中國的一扇窗口,在中關村這片土地上,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轉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