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葛瑋)“今年行情特別好,黨委政府的支持加上合作社的管理到位,一只雞比往年多收入十幾塊錢,不瞞你說,我的這五萬只雞今年純收入200萬元以上,成了我致富的‘金鳳凰’。”近日,理合務鎮魯廟村慶海養殖場的負責人董慶海高興地跟筆者介紹說。近年來理合務鎮多措并舉大力推動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種雞存欄量1000萬只以上,成為德州市最大的種雞養殖區。
??? “親連親”織成“致富網”。該鎮的種雞養殖戶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養殖戶與養殖戶之間都有親緣上的關系,這種“親連親”式的模式讓技術更好的推廣,合作社管理更容易,減少了不合理競爭,政府借勢發展這種“親緣擴散”的致富路,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召開群眾會,把這些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把黨員發展成致富能手,形成聚變式反應,織成一個更大的“致富網”,截至目前,全鎮存欄10000只種雞養殖戶已達23戶,預計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
??? 合作社運營讓雞蛋變“金蛋”。去年上半年禽流感的暴發,家禽養殖業行情低迷,部分養殖場倒閉。但對于理合務鎮境內的養殖戶來說動蕩甚微,這得益于邑豐種雞養殖合作社,合作社運營模式讓各個養殖戶聯合成一個大的經營主體,收益共享,風險共擔,降低了成本,增強了抗風險能力,讓收益最大化,切實讓群眾從中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