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每周尿床三次 醫生稱家長應警惕
每個孩子都尿過床,很多家長覺得這不是事,孩子長大就好了。但有的孩子長到5歲以后仍會有尿床問題困擾,據德州市人民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高雁翎介紹,若5歲以上的兒童平均每周至少兩次不自主排尿并持續3個月以上,家長則應注意孩子是否得了“兒童遺尿癥”。
10歲娃患遺尿癥
10歲的昊昊(化名)被母親帶到醫院就診。據昊昊的母親劉女士介紹,昊昊今年10歲,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這學期開學后學習很努力,但是兩個多月前,她發現昊昊尿床了,以為兒子可能學習太累便沒在意,但是此后昊昊過幾天就會尿床一次。父親為此批評了他,然而受到批評的昊昊尿床情況愈演愈烈,從一周一次演變成兩三次。
據高雁翎醫生介紹,遺尿癥俗稱“尿床”,是指年齡在5歲以上的孩子,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間不自主排尿,并持續三個月以上。高雁翎表示,3~5歲的孩子若尿床太頻繁,比如長期每晚尿床或者一晚尿床兩次以上,也要警惕是遺尿癥。
多種因素可導致兒童遺尿
據高雁翎介紹,兒童遺尿癥比較普遍,每天至少接診一兩例,多為五六歲的孩子,最大的十幾歲。
兒童尿床與遺傳、患兒睡眠深淺度、環境、精神等因素有關。高雁翎說,孩子睡得太沉不易被叫醒,尿意不能及時傳達給大腦,也有可能遺尿。另外,環境因素、精神因素、心情焦慮、偶爾一次尿床后受到批評等也都是遺尿的原因。“此外,兒童遺尿癥也可能是由于孩子泌尿系統畸形或疾病導致的,如泌尿道感染、神經系統疾病等。”高雁翎表示,兒童尿床有原發性和繼發性,有一部分可能是身體疾病引起的,必須盡早治療。
家長切勿急于批評,以免加重病情
遺尿癥對孩子身心危害不小,可影響患兒自尊心與自信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使患兒體質下降,引起其他疾病,家長需重視。
高雁翎說,兒童遺尿癥治療需要醫生、患兒與家長全面配合,結合生活管理、心理治療等多種方法,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孩子出現尿床的情況后,家長切勿急于批評,不然會加重孩子尿床現象。”在生活習慣和飲食控制上,家長要積極配合,如晚飯后少喝水,睡前注意排尿,或根據孩子的排尿習慣夜間喚醒如廁等。
■相關新聞
4歲女童每小時如廁十多次
本報訊(記者 張康 通訊員 郭吉顯)
4歲半的莉莉自從送入幼兒園以后,回到家整天喊想尿尿,甚至每小時要去廁所十多次。媽媽王女士發現,莉莉每次排尿很少,有時僅幾滴,趕緊領她到醫院就診。經檢查,莉莉患的是神經性尿頻。
王女士介紹,莉莉膽子較小,直到最近才送進幼兒園。剛入園的莉莉經常尿濕褲子,上課時不敢多說話也不敢舉手去上廁所。每天回到家后,莉莉不怎么喝水,但隔一會兒就要上一次廁所。
據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童科主任醫師高雁翎介紹,神經性尿頻是指兒童僅有排尿次數增多而無其他伴隨癥狀的一種常見功能性疾病,患兒年齡一般在2~11歲。
一般誘發本病的原因以精神因素為主。“多是由生活中一些引起精神緊張或對精神狀態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影響,如生活環境的改變,孩子對入托、入學等的心理準備不足,以及害怕考試等誘發。”高雁翎介紹,發現孩子尿頻時首先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一旦確診,家長不必驚慌,因為本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晚報記者 張康 通訊員 郭吉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