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統計顯示,我國有腸胃病患者1.2億,消化道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是當之無愧的“腸胃病大國”。但有近一半的人腸胃難受時選擇忍受,以至于久拖后疾病很難被治愈。“我接診的患者中很多是這種情況,但我建議,腸胃不舒服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德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周連泉說。
5個習慣最傷腸胃
受炎熱天氣影響,張先生最近很愛吃涼的食物。前幾天與朋友聚餐時,他喝了不少冰鎮啤酒,吃了很多海鮮,當天晚上就腹瀉多次,并伴隨惡心、腹痛、嘔吐等癥狀。到市人民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主要由過涼食物引起。“吃涼食之外,這些習慣也很傷腸胃。 ”周連泉說,暴飲暴食會擾亂腸胃正常的消化吸收節奏,導致胃脹不適,甚至會引發急性胃炎、胃潰瘍;飲食結構不合理,過多攝入油膩的食物且纖維攝入不足會引起腸胃結構損害和功能障礙,使得某些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發病的危險性增加;長期處在壓力和焦慮情緒下會出現食欲不振、上腹部隱痛、反酸、燒心、便秘等癥狀;缺乏鍛煉會導致胃動力不足、消化液分泌相應減少,引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部飽脹等癥狀,特別是在“開車族”中,這種情況很普遍。
腹脹、腹痛不要忍
????? “無明顯原因的腹脹、腹痛往往是腸胃功能低下或患上疾病的信號。 ”周連泉提醒,“千萬別覺得忍幾天就好了,否則可能會加重癥狀。 ”
據介紹,夏季是腸胃疾病高發季,常見的有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胃腸型感冒、急性腸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由于胃腸疾病早期癥狀不是很嚴重,很多人往往會拖延或吃些蓋胃平等非處方藥自行處理,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只能緩解癥狀,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周連泉建議腸胃不適,應該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再對癥治療。
牢記護腸胃“三原則”
如何保護腸胃的健康呢?周連泉表示,應牢記3個原則。
一是防:注意胃部保暖,及時增添衣物;避免吃生冷食物;多吃養胃食物,如圓白菜、小米、菠菜、南瓜、甘藍、山藥等。
二是養:對于腸胃疾病的患者來說,“三分治,七分養”,主要方法有早餐喝小米粥,晚餐注意適當減少豆類、糯米等不易消化食物的攝入等。
三是治:腸胃不舒服要及早找醫生治療,否則會把小病拖成大病,比如長期的消化不良、腹瀉等會引發慢性腸胃炎等。
□本報記者滕璐本報通訊員郭吉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