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和社會老年化的到來,骨質疏松癥已躍居人類常見病、多發病的第六位。27日,記者調查得知,不少患者出現骨質疏松后不在意也不治療,認為骨質疏松是不礙事的小病,不影響生活。“雖然骨質疏松本身并不致命,但容易引發骨折等并發癥。”德州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岳紅衛表示,有不少人得知自己患骨質疏松后“亂補鈣”,其實盲目補鈣并不能真正治療骨質疏松。
案例一:八旬老漢莫名腰疼30年 原是骨質疏松引發骨折
張大爺今年86歲,因常年從事體力勞動,三十年前患上了腰痛病。多年來,張大爺一直用藥物治療和緩解疼痛,并沒有把腰疼當回事。
可半年前,張大爺突然覺得腰痛病加重了不少。不但不能長時間站立,而且走兩步就需要停下來休息,到了后期,甚至疼得下不來床,只能臥床休息,按摩也無法緩解疼痛。
本以為自己患的是腰間盤突出,張大爺去醫院做了X光片、CT等多項檢查,可大夫卻告知張大爺患的不是腰間盤突出。隨后,張大爺又對泌尿系統進行檢查,結果也未發現異常。“到底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呢?”張大爺一家百思不得其解。7月初,張大爺來到德州市人民醫院,醫生建議張大爺通過核磁共振檢查病因,最終張大爺被確診為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由于骨質疏松,椎體承受不住身體的重量,被“擠壓”導致骨折。
由于年紀較大無法進行開放性手術,醫生為張大爺做了經皮椎體成形術,這是一種微創脊柱外科技術,通過向椎體內注入“骨水泥”,增加椎體強度和穩定性。
案例二:老太骨裂半年未痊愈 原是骨質疏松惹的禍
??? “都已經四個多月了,骨裂不但沒有長好,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是怎么回事呢?”五個月前,王老太半夜起床上廁所時不小心磕了一下,當時便感覺髖關節疼痛,可她并沒有太在意,X光片也并未顯示骨折。誰知一個月后,王老太的髖關節卻越來越疼。
再去醫院檢查發現,王老太髖關節已經有了一條細小的裂縫。“骨裂不需要住院治療,回家養著就行,過兩個月就會好的。”家人依據“常識”把王老太接回家療養,可又三個月過去了,王老太的疼痛卻越來越嚴重,已經無法下地走路。此時,王老太的髖關節已經有了一條較寬的裂縫。“患者有嚴重的骨質疏松,導致骨骼內許多微量元素流失,這時出現骨折想要自然愈合幾乎是不可能的。”岳紅衛說。最終,王老太只得通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更換髖關節。
醫生:骨質疏松更易“纏上”女性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系統性骨病,也是一種“靜悄悄”的疾病。大多數患者在早期沒有癥狀,隨著人體骨質的逐漸流失而癥狀頻現。晚期大多數病人會出現全身關節疼痛,骨的脆性增加,甚至稍有磕碰便造成骨折。“骨質疏松癥多發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在絕經后骨骼內的鈣質流失特別快,三年能流失50%。”岳紅衛告訴記者,每天自己接診的80名患者中,由于骨質疏松前來就診的約占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