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天津市腫瘤醫院院長
當前,精準醫療是全球范圍內的醫療熱點,已被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具體到放療方面,可分為物理精準與生物精準兩個層次。
物理精準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精準定位、計劃及實施,典型代表是立體定向放療技術,提高療效的同時可降低腫瘤副反應的發生幾率及嚴重程度。
現如今,放療正從物理精準向生物精準轉變,而后者的核心在于關注腫瘤本身的生物學行為。近40年放化療聯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僅提高2.2%,主要原因是基于群體化證據的放療技術不適合存在個體差異的肺癌患者,“量體裁衣”的個體化放療才是提高療效的有效途徑。
我們要在現代影像技術引導下,以患者個體生物學特征為指導,在腫瘤解剖靶區的基礎上,考慮代謝、增殖、乏氧、血管生成、基因變異等與放療相關的生物學特性,基于個體化生物學特征制定放療策略和技術方案,避免無效治療、治療不足或治療過度,實現放療收益最大化,進而達到個體化的生物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