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體檢越來越被重視,很多人每年都會體檢一次,但卻沒讓體檢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陷入一些誤區,并因此“放走”一些疾病。對此,記者采訪了德州市人民醫院開發區分院副院長車志宏、體檢中心主任崔秀麗,她們指出體檢中普遍存在的誤區,并給出相應建議。
誤區一 對指標異常過于敏感
???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后,會被一些異常的指標“嚇懵”,趕緊上網搜索關鍵詞,但因為不懂,便懷疑自己患上了多種疾病,越看越擔心。“報告上的指標如果與正常值有少許不同,那么體檢者不要太過慌張。例如內分泌指標總是因個人生活習慣、身體狀態、環境等因素而不斷變化,而近期勞累、熬夜或休息不好時,心電圖、轉氨酶也會出現異常。是否患上疾病需要結合臨床診斷才能確診。 ”車志宏說。
誤區二 ?不重視醫生的建議
??? 很多人喜歡自己“研究”體檢報告中的數值,卻不在意報告中醫生給出的建議。“查看體檢報告時,要注意看每一條結論后對應的指導建議。 ”崔秀麗說,體檢報告通常是將體檢所見各項異常匯總,并作出是否需要復查或進一步診治的提示。現在很多人越來越重視體檢,卻忽略了體檢后應該關注的事項以及調整自我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 體檢者應積極咨詢醫生,并將個人的家族病史、生活習慣等信息告知醫生。“醫生結合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家族遺傳以及其他相關指標來分析,并給出指導建議,告知目前需要增加的檢查項目或下次要重點注意的項目等。 ”崔秀麗說。
??? 據介紹,市人民醫院開發區分院體檢中心目前配有專門的醫生,體檢者可通過電話或到醫院與他們溝通。
誤區三 沒發現問題 報告隨手丟
???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后,看看沒什么問題,覺得以后沒什么用了,就將其隨手一丟。
??? 事實上,體檢報告不僅反映了體檢者各項身體機能的正常與否,更記錄著其身體的各項數據,這些數據極具價值。“比如有些人的某項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但數值呈動態變化,且一直向臨界值靠近,則可判斷該體檢者患某種疾病的風險較高。 ”車志宏說,“這樣就可以及時做好預防措施,如改變生活方式、減輕壓力等,以便及時扼制疾病的發生。 ”
??? □本報記者 滕璐 本報通訊員 郭吉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