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疾病,會導致憋氣、呼吸困難,在我國有4300萬患者,平均每分鐘有2.5名患者死亡,而了解它的人卻比較少,它就是“沉默殺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隨著天氣轉冷,慢阻肺進入容易急性發作的季節。
11月16日世界慢阻肺日之際,記者采訪了德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尹麗霞,為大家講解這種疾病的防治知識。
早期癥狀易忽視,延誤治療很危險
根據醫學定義,慢阻肺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與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密切相關,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這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疾病,初期30%的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容易被忽視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當患者出現氣急、呼吸困難等明顯癥狀時,往往已到中晚期,使治療陷入被動。 ”尹麗霞對記者說,加上全社會對該病的認識不夠,很多中老年人出現癥狀時,往往被認為是年齡老化、呼吸功能減退導致的,也會延誤治療。
據了解,慢阻肺久病不治可能會造成嚴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發癥,此時已經對肺功能造成了難以逆轉的損害,極易導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喪失甚至死亡,這也是它被稱作“沉默殺手”的原因。
冬季易發作,吸煙是主因
每到冬季,由于冷空氣刺激、呼吸道痙攣等原因,病毒、細菌容易入侵呼吸道,引起感染而導致慢阻肺急性發作,此時患者咳嗽加劇,出現黏稠黃濃痰,嚴重的會出現呼吸衰竭。尹麗霞告訴記者,每年冬季住院治療的慢阻肺患者數量是夏季的2倍以上。“根據當前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吸煙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吸煙人群慢阻肺患病率為13.2%,顯著高于不吸煙人群的5.2%;慢阻肺患者中90%以上有吸煙史或被動吸煙史,而且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發病率越高。 ”尹麗霞說,此外,空氣污染是也是慢阻肺的重要病因,尤其在冬天,霧霾天增多,對慢阻肺患者尤其不利。
堅持用藥,定期體檢
據介紹,每次慢阻肺急性發作后,患者的肺功能都會進一步下降,因此處于穩定期的患者要學會控制病情。
尹麗霞建議,慢阻肺患者應該嚴格遵守醫囑,堅持長期、規律使用國際公認的可有效影響慢阻肺進程的抗膽堿能藥物,該藥物可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運動耐量、降低病情急性發作或加重的幾率,可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就預防而言,如能切實做好戒煙工作,70%至80%的人將免于罹患慢阻肺;即使已患慢阻肺,戒煙也可減緩疾病進展速度。 ”尹麗霞說,“另外,我建議40歲以上的吸煙人群,每年應在健康體檢時增加肺功能檢測項目,這一點往往被忽視,但實際非常關鍵。 ”
□本報記者 張曉航 本報通訊員 郭吉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