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本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但不是所有女性的孕育過程都一帆風順。在孕早期,有一種危險的情況需要引起孕婦及家人的重視,那就是“宮外孕”。有數據顯示,90%以上的宮外孕發生在輸卵管,即輸卵管妊娠,少數也可見于卵巢、宮頸等處。19日,記者采訪德州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王晶時了解到,近年來宮外孕的病患有所增多,女性懷孕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早診斷早治療。
案例:女子宮外孕險喪命
近日,一名年輕女子因異位妊娠致出血性休克,險些喪命,在醫生的努力下被成功救治。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王晶提醒,宮外孕的發生,與多次人流有密切關系。相對來說,做過多次人流或者曾經有過宮外孕病史的女性,更加容易患上宮外孕,應當引起重視。
王女士今年 30歲出頭,曾生育一子,但有多次人流史。不久前,她下腹劇烈疼痛伴有頭暈、眼花、口渴。2小時后來到婦產科急診時,已是精神萎靡,面容憔悴,臉色蒼白。醫生見狀,立刻安排她查體、尿檢、做盆腔B超,待診斷為異位妊娠、腹腔內出血、失血性休克后,立即進行手術救治。
王晶說,王女士因宮外妊娠未能及時發現并采取治療措施,導致輸卵管破裂,造成腹腔大出血危及生命。“這臺手術為她輸了1000多毫升的血和400毫升的血漿,才讓她轉危為安,宮外孕危害非常大,不僅極大地傷害了女性的身體,甚至很多時候危及生命。”王晶說。
王晶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受精卵會經輸卵管輸送到子宮腔內,著床發育后形成胎兒。但由于種種原因,受精卵在遷移的過程中受到阻礙,沒到達子宮而是在別的地方停留下來,這就造成宮外孕,又叫異位妊娠。宮外孕破裂后,患者會感到劇烈腹痛和大量內出血,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休克現象,威脅孕婦生命。
原因:做流產手術次數多易致宮外孕
王晶說,目前,宮外孕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而造成宮外孕則存在多種原因。雖然不少市民知道宮外孕的危害,卻對宮外孕的病發原因知之甚少,王晶說,宮外孕發生有病理因素、物理因素和其他一些因素。
在病理因素方面,慢性輸卵管炎癥是造成宮外受孕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輕度的發炎會導致輸卵管腔內部空間變窄,管道的蠕動受到影響,受精卵在轉移的途中缺少了動力,很有可能受到妨礙后便隨意停留。隨著炎癥的加重,輸卵管內的環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糟糕,嚴重時也許會被完全堵塞,從而造成宮外孕或不孕癥的情況發生。此外,在輸卵管過長、肌層發育差等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的情況下,都可能誘發子宮外妊娠。
而在物理因素方面,在接受輸卵管絕育手術后若形成瘺管,就很有可能造成輸卵管內妊娠,其后果不堪設想,此外,上環、受精卵游走等原因也會導致宮外孕。“根據部分研究數據統計,做流產手術次數越多的女性,宮外妊娠發生的幾率就越大。所以,婦女朋友要好好愛護自己。”王晶提醒說,除了做流產手術過多外,有宮外孕史的婦女下次受孕仍是宮外妊娠的幾率也明顯高于普通女性。
癥狀:下腹部一側疼痛是主要癥狀
不少女性在看病中反映,很晚才診斷出自己是宮外孕,是因為經期正常讓她們疏忽了身體的變化。針對此類現象,王晶說,大多數患者宮外妊娠后會停經,但只有輸卵管間質部位妊娠可能會造成較長的停經史。雖然宮外孕也算是懷孕的一種,但是仍會有一部分女性并沒有明顯的停經跡象。
在宮外妊娠情況下,除了部分女性不會停經外,腹痛是最明顯的病癥。許多女性患者因為受不了這樣的劇痛,去醫院就診才發現是宮外孕。疼痛位置通常在下腹部的某一側,常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與闌尾炎的初期表現相似。“患者下體有量少、色暗、綿延不止等不規律的出血狀況,還會內出血、頭暈,嚴重的還有可能出現休克等癥狀。”王晶說。
治療:出現緊急休克、大出血需手術
宮外孕妊娠是極其危險的,一旦發現懷孕,女性同胞們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早診斷早治療。“當患者出現緊急休克、大出血等癥狀的時候需要進行手術搶救。”王晶說,根據患者病情和有無生育要求,綜合決定要不要切除輸卵管。而這種手術治療的主要手段是開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多用于處理危險情況、急救等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穩定,胚胎還未發育過大,可通過微創的腹腔鏡手術將胚胎和部分組織取出,再根據手術的具體情況確定切不切除輸卵管。
除了手術治療外,宮外孕還可以采取非手術治療,包括化療、中藥治療、介入性治療等等,醫生和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要慎重考慮。
預防:懷孕前及時治療生殖系統疾病
其實,宮外孕也是可以預防的。王晶表示,對于打算懷孕的女性來說,想要預防宮外孕,就應該做好孕前檢查,選擇雙方心情和身體狀況俱佳的時機懷孕。如暫不考慮做母親,就要做好避孕。良好的避孕從根本上杜絕了宮外孕的發生。
此外,還要及時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炎癥是造成輸卵管狹窄的罪魁禍首,人工流產等宮腔操作更是增加了輸卵管和子宮內膜感染炎癥的幾率,進而導致輸卵管粘連狹窄,增加了宮外孕的可能性。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生殖系統疾病,也都可能改變輸卵管的形態和功能。及時治療這些疾病都可以避免宮外孕的發生。“還有就是要從日常的生活習慣上開始預防,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性健康;要注意經期、產期衛生,防止生殖系統感染。在產后、流產后和月經期要注意衛生,預防感染,若發病應及時徹底治療,以免后患。”王晶說。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南通訊員李夢嬌張詩月
■延伸閱讀
宮外孕之后還能懷孕嗎?
越早治療再懷孕幾率越大
宮外妊娠之后還能不能再生下健康的寶寶,是女性朋友比較關注的問題,關于這一點,并不能一概而論地回答,只能說宮外孕治療得越早,對輸卵管的傷害越小,患者再次懷孕的可能性就越大。畢竟,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具體能不能懷孕要視病情而定。“如果你的某一側輸卵管因為治療需要被切除,但另一側的功能正常,那么你還是有機會再懷上小寶寶的,但成功的幾率可能會相對降低。如果兩側的輸卵管堵塞得都很厲害或者都被切除了,那么你自然是無法再次懷孕了。”王晶說。
王晶建議,在要孩子之前,女性朋友最好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尤其是盆腔炎、腹膜炎等婦科炎癥,如果輸卵管有問題,要先治療,再懷孕,以免發生意外情況。懷孕之后要盡早去醫院檢查,在醫生的監控和指導下科學妊娠,力保母子健康。
宮外孕術后多補充蛋白質和水分
宮外孕是一種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婦科疾病,其一旦發生,將會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專家介紹,在臨床上治療宮外孕,多采用的是手術療法。那么,宮外孕患者在做完手術之后,應注意哪些飲食問題?宮外孕術后女性有哪些飲食需求呢?
首先要補充蛋白質。蛋白質是抗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如攝入不足,則機體抵抗力降低。術后半個月之內,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應攝入1.5克~2克,每日量約100克~150克。因此,可多吃些雞肉、豬瘦肉、蛋類、奶類和豆類制品等。
其次,補充水分。患者術后身體虛弱,常易出汗,需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人體水分流失。此外,汗液中排出的水溶性維生素較多,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因此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也有利于防止便秘。
再次,注意飲食忌諱。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適當限制脂肪。術后一星期內脂肪控制在每日80克左右。行經紊亂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這類食品均能刺激性器官充血,增加月經量。此外應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