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閻潤珍
近日德州氣溫下降,人們血管受寒冷的刺激收縮變窄,很容易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造成心梗。由于該病發病急,很多患者因此喪失了性命,例如馬季、侯耀文、高秀梅等名人都是因突發心肌梗塞而與世長辭。十三局醫院內一科主任張健介紹,很多心肌梗塞在發病之前,都是有癥狀的,但有些人不夠重視,覺得自己平常身體不錯,想熬一熬,結果就釀成了悲劇。
張健介紹,心肌梗塞是指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營養,而引起心臟肌肉壞死,進而影響心臟功能。胸痛是心肌梗塞患者最常見、最突出的癥狀,疼痛比一般心絞痛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通常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病人反復輾轉不安。很多老年人由于心臟功能退化,如果再發生心肌梗塞,很容易引起心臟衰竭,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一旦發現征兆一定要盡快就醫,才能爭取搶救的時間。
很多病人心絞痛的發作往往是陣發性的,大多數人可能三五分鐘就過去了,一次心絞痛的發作,一般不超過30分鐘,由于心臟缺血所導致的疼痛或不適的感覺,超過30分鐘就會發生心肌梗死。如果持續不緩解的胸痛,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心肺復蘇,然后撥打120急救電話。因為,心肺復蘇是建立有效血液循環保證大腦等重要臟器灌注、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對呼吸心跳驟停的病人實施越早,搶救成功率越高。具體手法是,先讓病人安靜平臥,為其服下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然后左手放在胸骨區或心前區,右手使勁兒叩擊。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從病人呼吸心跳驟停到實施心肺復蘇,5分鐘內是黃金時間,超過5分鐘者搶救成功率顯著降低。因此,在專業醫生到來之前要提前為病人進行心肺復蘇。
那么,氣溫下降如何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呢?張健說,首先要注意保暖,寒冷刺激會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從而誘發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病人寒冷季節外出時要注意保暖,調整外出鍛煉時間,避免長時間接觸冷水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其次,避免劇烈運動,保持身心愉快,勞逸結合。因為心絞痛、心梗發作的誘因就是過度勞累、劇烈運動、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飽食等。當身體在劇烈運動的時候,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狀動脈狹窄不能滿足供血的需求,于是出現了相對的缺血,就可能發生心絞痛或心梗;另外,人們要戒煙少酒,少食油膩,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香菇、木耳、洋蔥、大蒜有降膽固醇、抗凝血作用,對防止冠心病急性發作有較好的作用。同時要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名醫鏈接:張健
副主任醫師,心血管內科專業
十三局醫院內一科主任。于2002年畢業于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2010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進修學習一年。工作十余年來,主要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工作,對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各型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各型心肌病、高血壓病等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現任德州市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德州市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