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血小板一詞并不陌生,它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正常值是(100-300)×10^9/L,低于100×10^9/L,為血小板減少,低于50×10^9/L則有出血危險。
近期,一位妊娠39周需要做剖宮產的產婦,經術前檢查發現血小板僅為53×10^9/L,術中出血風險極高,這為手術和麻醉帶來了很大挑戰。
在挑戰中追尋更大的進步
在術前分析中,麻醉科李波主任考慮常規的腰硬聯合麻醉可能引發產婦硬膜外血腫,血腫壓迫神經很可能導致截癱,遂將麻醉方式改為全麻。對于剖宮產這樣的手術來講,全麻的風險遠遠高于腰硬,但是產婦的特殊情況,兩害相權取其輕,決定實施全身麻醉。
多名麻醉醫師、護士通力配合,給產婦安全的上好適用于孕婦的全身麻醉,五分鐘后順利剖出一名女嬰,產婦生命體征穩定,嬰兒哭聲響亮,皮膚唇色紅潤,半小時后產婦意識、呼吸恢復良好,手術順利完成。此時,醫生護士的心才放下。
患者平安 我們才放心
從患者進入手術室,手術團隊緊張有序的準備,甚至大氣都不敢喘,生怕一眨眼功夫出現大出血,危及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幸虧母女安全,手術有驚無險。
此次手術麻醉的成功,開辟了我院實施全麻下剖宮產手術的先河,為今后手術開展積累了有力的經驗,讓麻醉技術邁上更高一層。(德州聯合醫院手術室宋叢聰報 辦公室夏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