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認為,老年人要少吃肉,甚至“談肉色變”,認為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等。但德州市立醫院心內科主任吳文哲表示,這種說法并不準確,肉類中含有的蛋白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是膳食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老年人不能不吃肉,關鍵是要吃得科學。“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血脂異常、冠心病的風險,因此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肥肉盡量少吃。 ”吳文哲說,“有句話叫‘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魚’,因為魚肉、雞鴨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細膩,優質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熱量較低,可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肥胖癥、結腸癌、乳腺癌等疾病的風險;此外,豬、牛、羊、雞的內臟膽固醇含量高,老年人要少吃。 ”
??? 吃肉要限量。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老年人平衡膳食寶塔對每類食物每天的攝入量都做了推薦,有營養專家還概括了“十個拳頭原則”,即每日肉、糧、奶和豆類、水果的攝入量比例應為1:2:2:5,每日攝入的肉類在烹飪前不要超過自己一個拳頭大小。
??? 烹調方式選擇方面,要多燉少炒。“燉肉鮮嫩柔軟,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燉肉較為適宜。同時,采用燉食的方法,飽和脂肪酸可減少30%至50%,有保護心腦血管功能的不飽和脂肪酸則有所增加,膽固醇含量下降,營養更好。 ”吳文哲說。
??? 受訪專家:德州市立醫院心內科主任 吳文哲
??? □本報記者 張曉航 本報通訊員 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