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石少軍 本報通訊員 楊梅
病例點擊:德城區78歲的李女士一直患有高血壓,家人為她健康著想,堅持讓她清淡飲食,菜里少放甚至不放鹽,近日出現全身無力、嗜睡、精神萎靡等癥狀,在市立醫院被確診為低鈉血癥。
2月16日,李女士患了感冒,嚴重咳嗽還發燒。“走路都沒有力氣,坐在沙發上想起身拿東西都站不起來。”家里人發現她的狀態不對,精神也出現萎靡,趕緊帶她到德州市立醫院就診。
該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張謙平檢查后,診斷她患有肺炎。但是與家屬交流后,他認為老人全身無力的癥狀并不僅僅是肺炎導致的。張謙平解釋,低鈉血癥是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一般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體溫低下,嚴重的會出現昏迷和驚厥,后續還可能引發器官水腫、衰竭,甚至出現生命危險。老人住院后,醫生立刻給予補鈉治療。
為何李女士會突然出現低鈉血癥?經過醫生跟家屬交流,終于找出了病因。因為老人患有高血壓且血壓一直控制不好,家人便控制其鹽的攝入,沒想到反而出了問題。
張謙平說,現在很多老人很注重健康,對日常生活飲食過于苛刻,總認為吃鹽越少越好,飲食越清淡越好,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誤區。限鹽是對于大眾以往不良飲食習慣的糾正,但如果限鹽變成了禁鹽、無鹽,那么就矯枉過正了。
鹽吃多了不行,吃少了也不行,到底該怎么吃呢?張謙平提醒,一般正常人每天需要攝入6至9克鹽,但過高的鈉鹽攝取量肯定不利于健康,最好控制在6克以下;如有其他的疾病風險因素,比如高血壓、肥胖等,最好控制在5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