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滕璐劉瀟本報通訊員張月華
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近年來,癌癥患者越來越年輕化,其常見的發病原因多來自于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很多癌癥是可以預防的。”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都振利表示。癌癥不只是中老年人“專利”
16歲的甜甜(化名)正值花季,但卻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幸虧發現及時,得到了有效治療;35歲的張先生有10多年的吸煙史,每天抽一包煙,最近被查出肺癌晚期;38歲的李先生,平時工作忙,經常加班熬夜,飲食不規律,總感覺胃部不舒服,做檢查時,被診斷患上胃癌……翻閱市第二人民醫院近年來的病歷,年輕人患上癌癥的例子并不在少數。
惡性腫瘤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以中老年人最為常見。而早在10年前開始,小于或等于40歲的患癌人群不斷增多,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
這與年輕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比如,經常熬夜,久坐,一日三餐不規律,長期吃外賣、高油高脂、重口味食物等。“在臨床上,年輕患者與年老患者相比,病情進展往往更快,尤其在查出晚期惡性腫瘤時,生存期更短。”都振利說。早期身體信號應格外重視
醫學界認為,早期腫瘤治愈率高達90%。如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惡性腫瘤其實并不可怕。
一些常見的癌癥是有先兆的,年輕人應格外注意。早期胃癌患者常有較為明顯的上消化道癥狀,如上腹不適、進食后飽脹;食道癌患者則會出現吞咽食物時有異物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存在。
“如果發現體表有可觸及的腫塊且逐漸增大;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久治不愈的潰瘍;月經期外或絕經期后不規則陰道出血等,這些癥狀都應警惕。”都振利提醒。高發癌大多為“生活方式癌”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中國腫瘤現狀和趨勢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腫瘤發病居前五位的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分別居中國男性、女性腫瘤發病首位。分析這些癌癥的誘因,大多與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有關。遠離癌癥,需要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具體應該怎么做,都振利提出以下建議:
防肺癌——遠離“五氣”。肺癌是一個被“氣”出來的病,重點防好“五氣”,即煙草煙氣污染、室外大氣污染、廚房油煙污染、裝修材料污染、愛生悶氣。
防胃癌——忌辣忌咸。過分吃辣、過多食鹽對胃部傷害很大。吃鹽過多會損傷胃黏膜,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另外,辛辣食品都會刺激、破壞胃腸道黏膜。此外,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胃炎,應早診早治,這種細菌與胃癌發生有關。
防肝癌——“三不吃”。預防肝癌,不吃發霉、變質食物;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不飲酒或少飲酒。肝炎患者要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防止肝硬化,每年進行肝臟彩超檢查。
防食管癌——別“趁熱吃”。過高的溫度會導致食道黏膜出現燒傷現象,反復刺激,易引起食管黏膜上皮細胞變性或造成破損、潰爛等,誘發癌變。
防結直腸癌——“一減兩加”。預防結直腸癌首先要做好一減,即減少攝入雙高(高動物蛋白、高脂肪)食物。兩加,即增加蔬果粗糧和運動,每周要運動3次30分鐘以上。
防乳腺癌——記住“2個1”。即1年1次乳腺彩超、1月1次自我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市第二人民醫院專家——遠離癌癥 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多吃蔬果
補充纖維
適量運動
不吃腌制食品
控制飲酒
禁止吸煙
控制油、鹽、糖攝入
不吃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