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咸為首,百味鹽為先”,無論是饕餮盛宴,還是粗茶淡飯,都離不開食鹽的調味。食鹽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也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但研究表明,攝入過多食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生。 9月14日至20日是中國減鹽宣傳周,市疾控中心專家號召廣大市民一起來減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而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實際每日鹽攝入量在10克以上,遠超標準。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食鹽攝入量過高與很多疾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鹽攝入過多的話會導致高血壓,另外還會引起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增加罹患胃癌、骨質疏松的風險。 ”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建議大家每天攝入食鹽量不要超過5克,差不多就是啤酒瓶蓋一瓶蓋的量。
那么,生活中應該保持哪些好習慣,才利于市民減鹽呢?市疾控中心專家給出下列幾點建議。
減鹽循序漸進,學會使用限鹽工具。少放5%至10%的鹽并不會影響菜肴的口味,做飯時可以用辣椒、大蒜、醋、胡椒等食物提味,減少使用醬油、蠔油、雞精、豆瓣醬等調味品,同時要學會使用限鹽勺或者控鹽罐,控制食鹽攝入量。
少吃高鹽包裝食品,多吃蔬果。少吃熟食肉類或午餐肉、香腸和罐頭食品,以及榨菜、咸菜等腌制食品。建議選擇新鮮的肉類、海鮮和蛋類,并且每餐都有新鮮蔬果。
閱讀營養成分表。在超市購買食品時,盡可能選擇含鹽量較低的包裝食品。看看配料表鈉含量(1至2克鈉相當于食鹽3至5克,很多成分表中以毫克為單位,可根據1000毫克=1克進行換算),鈉含量比較高的食物盡量少吃或不吃;外出就餐,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有條件的盡量選擇低鹽菜品。
市疾控中心專家特別提醒,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雖然嘗起來感覺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較多的不可見鹽,比如泡面、蜜餞、堅果、掛面等,甚至一些調味料里的含鹽量是比較多的。
適量的食鹽攝入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須的,但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吃鹽沒力氣”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人們都應該意識到,食鹽過量的危害性,逐漸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
□本報記者唐志梅本報通訊員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