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趙祜昊見習記者袁明慧實習生趙成坤攝影報道)
近日,市民徐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自己帶著八歲的孩子在中心城區的一家眼鏡店配鏡時,第一次的驗光度數為雙眼225度,一個月后進行復查時,測得度數竟然上漲到雙眼300度,徐女士對這家眼鏡店的驗光結果產生了質疑。
3月7日,針對徐女士反映的問題,記者在中心城區隨機選擇了兩家眼鏡店進行驗光測試,兩家眼鏡店采取的驗光方式均為電腦驗光,但短時間內兩次驗光的結果卻存在一定差異。記者在第一家店驗光結果為左眼175度,右眼300度。在半小時內,記者在另一家眼鏡店進行驗光后結果為左眼200度、右眼325度。
“兩次驗光結果前后出現差異,極有可能是個人原因導致的假性近視,假性近視是由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眼睛一直處于調節緊張或痙攣狀態,因此沒能測出真實度數。”德州愛爾眼科視光及小兒眼病科主任李坤告訴記者,散瞳驗光可以解決由于眼肌長時間過度緊張而產生的疲勞,從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才能測出實際近視度數。
根據專家的建議,徐女士帶孩子來到了聯合醫院眼科,在進行電腦驗光和散瞳驗光后,最終測得度數為雙眼200度。“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視力問題,我也是在孩子反映看東西模糊后,第一時間帶他進行驗光的,但對于如何選擇驗光方式并不是很了解。”徐女士告訴記者。
李坤建議,孩子第一次配鏡盡量去正規醫院或專業眼科醫療機構進行驗光,同時做好雙眼視功能檢查。當發現孩子視力低于同齡人水平時,一定要到醫院做散瞳驗光,排除假性近視,從而選擇合適的眼鏡。佩戴眼鏡后,應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視力檢測,科學規范的建立視覺發育檔案,動態監測孩子的視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