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子宮破裂轉危為安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于海琳通訊員孫星)
很多人把產婦分娩形容為“鬼門關里走一遭”,而對于有高危因素的產婦而言,這道關更是兇險萬分。11月2日,37歲的高齡產婦劉女士在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分娩時突發子宮破裂,產后大出血危及生命,經產科、麻醉科、ICU、特檢科、輸血科等多學科聯合救治,目前母女平安。
當日,劉女士因自然臨產入院,19時03分順利分娩一名女嬰后,出現冷汗、口渴、輕微腹痛、血壓下降等癥狀。憑著多年臨床經驗,副主任醫師李春霞判斷劉女士出現了子宮破裂的情況。“產婦高齡及多次宮腔操作史都是導致子宮破裂的高危因素。如果出血嚴重,會導致產婦重度缺氧,進而導致心臟、大腦、腎等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損傷,情況非常危急!”
副主任王桂杰隨即聯系超聲科進行B超檢查、腹腔穿刺。結果顯示,王女士腹腔有2800ml的積液。考慮到子宮破裂的可能,醫護人員立即分工協作開展“生死救援”:備血,導尿,術前準備,交待病情,啟動院級急救,轉運手術室,一場“生死時速”在手術室緊急展開。
這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各部門醫護人員分工明確,思路清晰,有條不紊。在血容量極端不足,血管塌陷的情況下,麻醉科副主任王清楓帶領醫護團隊借助超聲等手段,快速精準監測生命體征,實施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建立“生命大通道”,全力維護血容量滿足生命需要。“我和田翠平主任立刻對患者進行剖腹探查,發現她的腹腔積血多達2800ml,子宮后壁發現了一道長達七厘米的破裂口。”此時此刻,慢一分鐘就多一分鐘的危險,為保全患者的子宮,田翠平、王桂杰兩位醫師對破裂口進行了快速縫合。經過3個小時的全力救治,產婦劉女士的各項身體指標開始好轉,目前產婦情況穩定,還在進一步觀察中。
“子宮破裂是分娩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七左右,但是一旦發生,及其兇險。”王桂杰表示,因其發生具有隱匿性,在前期的產前檢查中并不可知,在分娩后因其引起內出血,而外出血量不多,再加上發病率極低,很容易被臨床大夫忽略,從而因發現較晚或搶救不及時,導致子宮切除或患者死亡。
而此次劉女士則得益于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多年來堅持定期的危重癥演練。“我院作為全市危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注重對急救能力的提升和對醫護人員的業務培訓、模擬演練。”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萬玲表示,通過模擬演練能夠使醫護人員的各項急救流程和各項急救措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當危重癥發生時,醫護人員在急救過程中能夠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實施各項急救措施。
據了解,該院下一步將繼續注重危重孕產婦急救能力的提升,精進業務,為全市孕產婦的母嬰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