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祺媛通訊員劉珊珊
12月22日冬至節氣,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令,此時人體陰氣較重。從中醫養生學方面來看,冬至養生,不僅要講究冬“藏”,還要講究陰陽平衡。
德州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李大民介紹,補陰食品,是指具有滋養陰液,生津潤燥功效的食物,如烏雞、白芍、銀耳、木耳、梨等;補陽食品,是指具有補陽助火,增強功能功效的食物,如韭菜、羊肉、蝦類等。他表示,日常應少食寒涼食物,且不宜吃得太油膩,可多吃核桃、芋頭、枸杞、海參等補益肝腎。煮粥時可放黑木耳、銀耳、百合等,這樣更利于平衡人體陰陽、增強抵抗力。
《黃帝內經》曾指出“冬至一陽生”,即從冬至這天起,體內陽氣開始萌發、回升。而這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李大民認為,冬至時節睡好“子午覺”很重要,這樣不僅有助于一天之中陰陽之氣的更替,還有助于一年之中陽氣的生長,使人來年少生病。
“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泄陽氣。”李大民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并保持樂觀的精氣神,這樣更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此外,有晨練習慣的朋友,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的老年人,應把晨練時間往后推遲,或改在室內鍛煉。同時,選擇一些平和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方式。最后,要注意適量而行,不要過度鍛煉,避免損傷陽氣。”
此外,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冬季天氣干燥,且伴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也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喝水、常通風、少吃辛辣食品。此外,艾灸神闕穴可激發體內陽性上升,益氣補陽的同時,還可溫腎健脾,祛風除濕,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益處。“點艾灸熏灼肚臍及其周邊,人體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防止燙到皮膚。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李大民表示,冬至過后,進入數九寒天,人體陽氣內斂,氣血運行緩慢,因此易生疾病。此時,不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添衣服,且衣服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還可貼敷三九貼(灸)扶正祛邪,調補陰陽,同時提高機體免疫和防治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