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商銀行不斷豐富特色產業、生態企業金融供給——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蘆瑞瑞 本報通訊員王志楊孟圓
今年以來,省農聯社德州審計中心指導全市農商銀行堅守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經營宗旨,踐行“大挎包”精神,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施策,豐富特色產業發展、生態保護、鄉村振興金融供給,提供精準服務,充分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對接上下游企業支持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咱們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這里的桑椹香甜可口,到了椹果節,游客絡繹不絕。這不,我們合作社正計劃利用農商行的20萬元貸款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11月20日,在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景區內,前屯桑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光波正在忙碌著。
近年來,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的專業合作社在夏津農商行的扶持下,桑椹產業從單一種植延伸為集生態采摘與配套深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為景區內桑椹種植戶、加工企業提供信貸資金864萬元。
全市農商行聚焦特色產業,在信貸產品、服務質效、科技系統、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大膽創新,從信貸投放與管理、風險管控等方面制定綠色金融實施方案。主動對接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豐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開展“無感授信”,落實限時辦貸、上門辦貸政策。
樂陵農商行實行“農商銀行+龍頭企業+全產業鏈客戶”服務模式,支持金絲小棗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其上下游企業的跟蹤服務力度,為12家棗制品龍頭企業提供信貸資金2.6億元。齊河農商行以“黃河生態城”文化旅游大項目建設為支撐,助力打造“旅游+文化”“旅游+教育”等十大類旅游產品。積極推進以泉城海洋極地世界和致中和農場為代表的科普游、歐樂堡和博物館群為主的文化體驗游、溫泉度假村和濕地公園為主的休閑游,共支持10類23家企業以及商戶212戶,發放貸款1.49億元。寧津農商行弘揚該縣特色蟋蟀文化,對接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重點支持蟋蟀產業集群發展,為劉營伍鄉龍潭村、劉旺言村等蟋蟀罐加工、制作、銷售經營業主發放貸款210萬元。
降融資成本提服務效能助力生態企業“輕裝上陣”
“在我們最需要資金時,是德州農商行的客戶經理主動上門,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山東德隆博德爾環保裝備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山東德隆博德爾公司專門從事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在國內承建了數十個垃圾處理生產項目,是黃河流域城市垃圾處理的主力企業,多次獲評“山東明星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隨著產品需求量的增加,今年10月,該公司臨時出現流動資金周轉困難。德州農商行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到企業調研,定制融資方案,發放貸款1500萬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30萬元。
近年來,全市農商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助力推進“六保”“六穩”工作,加強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等產業對接,加大對黃河生態廊道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通過創新信貸產品、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服務效能等舉措,支持生態企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戶一策”支持濟南-齊河黃河兩岸濕地一體化保護利用項目涉及的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嚴格綠色信貸準入條件,對“兩高一剩”企業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針對轉型企業資金需求短頻快特點,創新推出無抵押擔保、純線上操作、信用辦貸利率低的“慧德e貸”產品。截至10月末,發放“科技成果轉化貸”“人才貸”等各類政策性信貸產品79.3億元。
搶抓央行優惠政策窗口期,強化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主動對接有延期還本付息需求的生態企業,建立續貸綠色通道,人性化調整還款結息方式,減輕企業還款壓力。截至目前,累計辦理延期還本貸款125.88億元。把24項行政審批業務“搬到”全市農商行各網點,設立幫辦員。開展“便捷獲得信貸”行動,推行“無紙化”辦貸,精簡辦貸資料,縮短審批鏈條,新增20萬元以下小額貸款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網點。全面暢通電話、微信、手機銀行等申貸渠道,線上小額貸款“秒批秒貸”,線下業務2至3天完成審批。
對接“四張清單”開展“整村授信”
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地里辛苦忙一年,不如打工六個月。”這是以前樂陵市孔鎮鎮王木腿村村民的口頭禪。如今,這口頭禪早已過時了。
為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瓶頸,王木腿村黨支部領辦創辦果樹合作社,種植規模達580畝,村民通過“資金+土地”方式入股,需籌集資金310萬元,對村民來說,這筆錢不是一個小數目。了解情況后,樂陵農商行以“整村授信”為抓手,給參股村民每戶授信3至10萬元,順利解決村民資金難題。目前,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戶數約占全村戶數的70%,入股耕地年畝均收益由原來的1000元增長為3000元,預計隨著成本收回,年畝均收益可達8000元。
全市農商行聚焦鄉村振興,加大信貸產品創新力度,加快線上辦貸平臺建設,持續深化“四張清單”走訪對接和“整村授信”,創新推廣“農民住房貸”“強村貸”等5大系列59款專屬產品,“整村授信”29.3萬戶,授信總額333.47億元。選樹386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樣板村,選派532名業務骨干到鄉鎮、村委掛職“金融顧問”,組建金融志愿服務隊281個,改造提升基層網點300個。為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不斷壯大,助力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發展貢獻了農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