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祜昊 通訊員 王婷 孟繁玲)
“我們村能被評選為省級文明村,村規民約功不可沒。有了它,村民行為有了章程,村里辦事有了準繩。”10月13日,慶云縣崔口鎮周辛村黨支部書記周慶曾,提到該村入選省級2020年度文明村時感嘆不已。
為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慶云縣大力開展村規民約建設,通過廣泛征求意見、經過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從遵紀守法、倡樹新風、團結鄰里、孝敬父母等方面對村民的行為習慣進行約定,并且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在今年的村“兩委”換屆結束后,各村就開始了重新修訂工作,一批老百姓真正參與制定的、能夠切實發揮治理作用的“約定”陸續出爐。
“以前辦婚宴要花三四萬元,彩禮更是高達十萬元,大多數家庭苦不堪言。如今,村規民約把婚喪嫁娶宴席規模都定好了,給大家減輕了很大負擔!”周辛村村民周宣軍和鄰居鄒和新討論了起來。“曾經紅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辦,在村規民約的倡導下,大家不再攀比彩禮和婚宴了。”一旁的鄒和新感慨地說。
“村規民約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力,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而是融進老百姓的心里,讓老百姓認可。”崔口鎮人大主席李洪香介紹,“在城鄉發展進入精細化的新階段,除了用法律手段保障社會治理,還迫切需要代表公民理性的自治公約引導和規范全民參與。”
除了村規民約,崔口鎮各村還依托村干部、德高望重人員成立了紅白事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通過引導和規范村民破除婚喪嫁娶中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陳規陋習,做到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如今,破舊俗、立新風,“不比厚葬比厚養,不比彩禮比家風”的風氣逐漸形成。
“近年來,崔口鎮通過引導教育、村民自治,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讓村民自覺、自愿接受移風易俗的新風尚,取得了顯著成效。移風易俗是一項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長期工程,只要持之以恒,移風易俗肯定更加深入人心。”慶云縣崔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逢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