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女,1985年11月生,齊河縣特教中心教師。14年教書育人,她沒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沒有蕩氣回腸的豪言壯語,只是日復一日地耕耘和無怨無悔的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辛勤的勞動,無怨無悔地發光發熱。
師愛無痕,撐起特殊兒童的“一片天”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是所有獻身特殊教育的老師的座右銘。2008年,她從濰坊學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堅定地選擇了齊河縣特教中心,因為她相信這里的孩子更需要幫助。踏上講臺的那一刻,她才發現這份工作并不浪漫。整天面對的是一群嘴里咿咿呀呀,雙手比劃不停,脾氣古里古怪的孩子。望著一群淌著鼻涕,流著口水,木訥的低智商孩子,一絲苦澀止不住地涌上心頭,她第一次有了退縮的念頭。“這么容易就放棄了嗎?我得再試試。”她打起精神,欣然接受現實。智障孩子從年齡到智力發展都各不相同,教學難度也就可想而知。在普通學校,教學生認字時,老師只需要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上字,帶著學生去寫、去讀就可以了。可對于智障兒童,韓老師要手把手教學,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說,一個個字地練,往往要教上幾十遍,甚至幾百遍。
班里的八歲腦癱男孩小龍,基本喪失自理能力,上廁所都需要按時提醒。即使這樣,小龍還是會把大小便弄到褲子上,但是韓老師不叫苦不嫌臟,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會立刻幫他清理干凈。她說,“這就是作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的基本責任”。那時候,韓老師已經身懷六甲。同事們勸她給學校反映一下,自理能力太差的孩子不能入學。而韓英卻說,“小龍在學校進步才快,也能讓他父母出門打工,增加家庭收入”。就這樣,韓英老師手把手教他上廁所、排隊打飯、穿衣洗臉、整理書桌……如今,小龍已經步入社會工作,在一家工廠擔任門衛。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男孩斌斌患有自閉癥,且伴有語言障礙,基本不與人交流。來學校時斌斌只有四歲,因為太小,經常想媽媽。晚上值班的時候韓老師就摟著他睡覺,晚上定點起來喊他上廁所。怕自己睡著了,韓老師晚上訂好鬧鐘,11點一次,4點半一次...漸漸的,斌斌尿床的毛病神奇得好起來。相處時間長了,斌斌越來越依賴、信任韓老師,課堂上能坐得住,對老師的提問有回應,也能看著別人的眼睛與別人交流了。不值班時,韓老師就帶他出去體驗生活。去超市時,斌斌對什么都很驚奇,韓老師就不顧外人詫異的目光,在超市就開始康復訓練。一次,斌斌突然用夸張的口型說:“我想買鉛筆。”那一刻,韓老師竟然激動得差點流下眼淚。從此,韓老師和家長商議好,一到周末就帶斌斌去超市進行康復訓練。斌斌的奶奶每逢說起這件事,都熱淚盈眶,豎起大拇指。每看到斌斌有一點的進步,韓老師都會像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中。韓老師累并快樂著,與這群特殊孩子產生了難以割舍的感情。
奉獻無悔,爭做特教路上的“常青樹”
“擼起袖子加油干”!這是所有獻身特殊教育的老師的誓言。從教十四載,韓老師擔任過班主任、教研室副主任、教育處副主任,同時分管學校的督導檔案、法制、圖書室管理等工作。她干一行,愛一行,無論學校安排哪些任務,都愉快接受并出色地完成。盡管每天工作非常忙碌,可她卻從無怨言,努力爭做特教路上的“常青樹”。
學校的每次安全活動都能找到她的身影。只見她手拿錄像機,胸前掛著照相機,還不時做著記錄。每當上級緊急組織安全工作,她放下小家,立馬趕赴學校開展工作,晚上經常是幾小時整理資料、打印資料。自從事學校安全工作幾年來,從未出現過一絲一毫的差錯。
在教學上,韓老師也是業務骨干。曾參加多次市級課題研究,都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結題 ,并榮獲縣級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師德標兵、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韓英老師十四載如一日,身兼多職,將自己的責任、熱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獻在特殊教育事業,無怨無悔。
靜待花開,書寫特教生涯精彩篇章
“用心教育,靜待花開”。這是所有獻身特殊教育的老師的美好愿景。“韓媽媽來了!”她提著牛奶、點心、水果等,剛跨上一樓的臺階就聽到送教學生徐國強興奮地大喊著。每逢周五傍晚,韓老師都會騎著電動車,樂此不疲地穿過好幾個小區,來到送教上門的學生家中,義務為孩子服務。徐國強是一名腦積水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不能來學校上課,在家也只能平躺在床上。韓老師上門教學,不僅教會他生活常識,還為他揉腿、搓腳、按背,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樹立成長的勇氣和信心。原本很不幸的孩子,一天天開朗起來。看著孩子由悶悶不樂變得陽光活潑,從一動不動變得能抬起四肢,韓老師別提有多興奮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她的努力下,智力殘疾兒童再也不在上課時亂跑,還能學會一些簡單的知識;腦癱孩子的手腳更加靈活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聾童也能發音準確,期末考中取得好成績。看到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她從心里感到欣慰。
十四載春秋,韓老師送走了三個畢業班。兩屆學生被省特教大專錄取,一屆學生被魯北特殊教育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錄取,有的學根雕、扎染,有的學服裝設計、繪畫,都有了一技之長,走上工作崗位。他們再也不是人們口中的“傻孩子”,他們能夠自食其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韓英把愛播撒給了最需要關懷的殘疾兒童,也把最浪漫的青春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特教事業。過往歲月艱難、充實卻無悔,未來的時間里她還將信心百倍繼續為特教事業奉獻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