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青,1948年出生,196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崔口鎮二三屯黨總支副書記、二屯村黨支部書記。
黃紹青自參加工作以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為百姓謀福利,為鄉村謀發展,用忠誠和擔當踐行著初心和使命。先后榮獲慶云縣勞動模范、慶云縣優秀黨務工作者、慶云縣美麗鄉村建設先進個人、慶云縣“十佳兵支書”等榮譽,二屯村黨支部被評為山東省干事創業好班子。
擔當奉獻,建設幸福鄉村。黃紹青年輕時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保家衛國,退伍后秉持軍人本色擔任二屯村黨支部書記,勤勤懇懇為村民謀幸福。黃紹青在村內具有相當高的威望,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組織力和號召力,將自家庭院作為村內小課堂、工作室,建立文明實踐家庭站,組織村民聚集在這里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豐富活躍村民文化生活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他的家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鄰里矛盾的“解調器”和鄰里感情的“催化中心”,黃紹青在村里生活了幾十年,誰家的大事小事拿不準了都會來找老支書商量,誰家有矛盾糾紛了也愛找老支書說道說道,黃紹青成了村里的“主心骨”,村民們在他這里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感受到作為本村村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老驥伏櫪,弘揚時代新風。黃書記雖然已經年過七十,但仍初心未改,堅持奮斗在一線。疫情期間,冬天村里經常要摸黑給村民們做核酸檢測,黃紹青作為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從未放松過一天,每次核酸檢測他都是第一個到達大隊部,打開門搬好桌椅板凳,拉好隔離帶,準備好記錄本、消毒液、體溫槍,早早地做好準備工作等待工作人員和村民們的到來。核酸檢測期間他也顧不上休息更顧不上吃飯,拿起小喇叭邊轉邊喊:“注意保持1.5米間距,提前掃碼預約,節約時間,做完核酸的村民不要聚集逗留,抓緊回家,做好消毒!”
就在為抗擊疫情操勞工作的這一年,他還不忘四處奔走,為村里拉來好心人的贊助為村里提供太陽能路燈,安裝路燈時正值盛夏,持續的高溫連續炙烤著大地,但是為能讓村里盡快安裝路燈,讓鄉親們的夜路走的明亮安全,他不畏夏日炎熱,全程幫工監工,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村里安裝上了齊整的太陽能路燈,村民們走夜路有了光明。
情系百姓,改善基礎設施。2015年,是特殊的一年,黃紹青把家庭瑣事全部交給了妻子,而自己卻起早貪黑、一心一意的四處奔走。這一年,他通過協調水利局和開發辦共清淤溝渠5000多米,保障了2500畝地旱能澆澇能排,惠及崔口鎮整個南片的6個村;這一年,為了修路黃紹青奔波勞碌,在檢察院、鎮黨委政府和全村老百姓的支持下,全村“五橫四縱”3000米的水泥路順利竣工,四通八達;這一年,他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15萬元,村中集資15萬元,修建排水溝2500米。
陸陸續續的,在黃紹青的不懈努力下,二屯村先后投入5萬余元打造金邊銀角,在村口修建“連心路”牌坊,以此來感謝所有關心和支持村里修路的領導與群眾;中心街兩側種植木槿、海棠、衛矛球等景觀苗木,打造成二屯的景觀大道;安裝太陽能LED路燈,為村民夜間出行帶來方便。現在,他們的村莊已成為百姓心中“最美”的村莊。
就這樣年復一年,村居環境改善了,人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黃紹青卻愈發的蒼老,如今曾經腰板筆直的兵支書后背已漸漸彎曲,但是他卻愈發的慈愛溫暖。看到村里的變化,黃紹青開心地說:作為一名老黨員,同時又是一名退伍軍人,我一定要發揮余熱,多為村里辦實事辦真事辦好事我才能安心,也算對得起黨和國家的培養。黃紹青為村里做的好事一樁樁一件件,他成了百姓心中最受人尊敬的老支書,他的努力早已超出了工作范疇,他用實際行動詮釋如何奉獻、如何助人、如何將“小我”融入“大我”。